摘 要
三季度,内蒙古燕麦原粮价格指数整体呈现波动下降态势。细分品类中,特级原粮、一级原粮和三级原粮在三季度均保持平稳运行,而二级原粮受经销商促销清仓活动影响,价格指数在9月出现阶段性下行。
三季度,内蒙古燕麦加工产品价格指数呈现先降后升态势。分产品来看,燕麦片价格指数先降后升;燕麦胚芽米价格指数则保持稳定运行。
全球市场方面,北半球主产区(如加拿大)经历严重干旱,燕麦单产受限,为进口燕麦价格提供底部支撑。国产燕麦新粮长势良好,但当前阶段陈粮库存依赖度较大,经销商出货意愿较强,形成一定的供应压力。
随着秋冬季节来临,燕麦进入传统消费旺季,叠加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三季度燕麦的市场需求持续走强。与此同时,食品加工企业通过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拓展新兴细分赛道以及实施精准化营销策略,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
展望四季度,燕麦原粮价格指数有望结束波动下降态势,逐步企稳并小幅回升;燕麦加工产品价格指数预计将延续上升势头,高位运行;燕麦行业景气指数或将持续向好,其中经营类景气指数有望稳步提升,信心类指数将维持高位,形成经营实绩与市场信心的良性循环。
一、内蒙古燕麦价格指数解析
(一)燕麦原粮价格指数波动下降
三季度,内蒙古燕麦原粮价格指数整体呈现波动下降态势。7月受主产区降雨影响,陈粮库存品质出现波动,叠加新粮上市预期增强,价格指数下降至142.49点;8月进入新粮上市初期,市场阶段性稳定运行;9月新粮集中上市,市场供应明显增加,同时部分企业为迎接新粮入库,选择对陈粮库存进行降价促销。9月指数收于138.90点,相较6月下降3.59%。
图1 内蒙古燕麦原粮价格指数走势
具体来看,特级原粮、一级原粮和三级原粮价格指数在三季度均保持平稳运行,二级原粮则受部分经销商促销清仓活动的影响,价格指数在9月出现阶段性下行。
图2 内蒙古燕麦原粮细分产品价格指数走势
(二)燕麦加工产品价格指数先降后升
三季度,内蒙古燕麦加工产品价格指数呈现“先降后升”态势。7月价格指数回落至103.25点,随后平稳运行至8月,9月小幅回升至106.86点,创下近6个月的新高。
图3 内蒙古燕麦加工产品价格指数走势
分产品来看,燕麦片和燕麦胚芽米的三季度价格走势有所分化。
三季度,燕麦加工产品燕麦片价格指数先降后升。7-8月,燕麦片处于相对消费淡季,市场需求一般,促使价格指数7月收于202.62点并稳定运行至8月。9月,随着中秋、国庆双节礼品采购需求与秋季早餐消费旺季的拉动,燕麦片价格指数强势回升,9月价格指数收于219.06点,相较6月上升4.71%。
三季度,燕麦加工产品燕麦胚芽米价格指数保持稳定运行。7月价格指数小幅回落至75.22点,8月、9月均平稳运行,无明显波动。
图4 内蒙古燕麦加工产品细分产品价格指数走势
二、内蒙古燕麦行业景气指数解析
(一)行业景气指数持续回暖
三季度,内蒙古燕麦行业景气指数持续回暖。7月,景气指数小幅下降至101.13点,略高于荣枯线运行。8-9月景气指数持续上行,9月收于105.38点,相较6月上升3.63个百分点,表明行业景气度正在持续改善。
图5 内蒙古燕麦行业景气指数走势
(二)经营类景气指数持续回升
三季度,经营类景气指数持续回升,9月收于102.00点,较6月上升6.00个百分点。具体来看,订单增量与出货量指数成为推动经营类景气指数回升的主要动力:7-9月,订单增量与出货量指数均从95.00点升至105.00点。这一趋势充分体现了中秋、国庆“双节”备货旺季对市场需求的有效提振,下游渠道补货积极性显著增强。
与此同时,库存情况指数7月保持平稳运行,8月回升至荣枯线并稳定运行至9月,表明在经历第二季度的去库存调整后,行业库存水平已回归合理区间,供需关系趋于均衡。此外,利润变化指数由95.00点回升至100.00点,回升势头明显。
表1 经营类景气指数及细分指数统计表
(三)信心类景气指数稳步回升
三季度,信心类景气指数呈现稳步回升态势,9月收于108.75点,相较6月上升1.25个百分点,反映出企业对行业发展前景的预期持续改善。
表2 信心类景气指数及细分指数统计表
产量预期指数先降后升,9月收至105.00点,相较6月上升5.00个百分点,成为推动信心指数上升的关键动力。这一变化主要受主产区天气条件转好影响,9月内蒙古燕麦主产区降水与光照条件匹配度显著提升,新粮品质较高。与此同时,短期经营信心、政策支持信心、行业发展信心指数均持续运行在110.00点高位,表明企业对目前经营状况和行业发展的充足信心以及对内蒙古自治区产业扶持政策的高度认可。
三、燕麦市场行情分析
(一)全球减产与国内供应双轨分化
2025年三季度,北半球主产区,尤其是加拿大,经历了较为严重的干旱天气。7-8月上旬,加拿大草原省份的降水量显著低于常年水平,正值关键灌浆期的燕麦生长受到一定影响,单产恢复空间有限。尽管近期出现零星降雨,但对产量的改善作用有限,多家市场机构因此普遍下调2025-26年度加拿大燕麦产量预期。作为全球较大的燕麦出口国,加拿大的减产意味着市场上进口燕麦供给量将明显减少,为进口燕麦的价格提供了相对稳固的支撑。
国产燕麦方面,北方主产区如内蒙古、河北等地气候条件总体正常,新季燕麦长势良好,9月已陆续开始上市。然而,当前正处于新旧粮交替的过渡期,市场对陈粮库存依赖度仍较大。面对即将上市的新粮,贸易商出货意愿较强,对现货市场形成了一定的供应压力。
(二)政策赋能与消费升级双轮驱动
2025年年初,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明确提出优化国民膳食结构、提升全民营养健康水平的战略目标,并将燕麦等特色杂粮作为重点发展品类纳入国家食物与营养政策体系。同期,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介发布2025年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通知》中,明确将燕麦列为2025年全国农业主导作物之一,重点推广其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主栽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上述政策部署不仅体现了国家对燕麦产业的高度重视,也为燕麦在种植、加工、消费等全产业链环节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更标志着燕麦产业已正式纳入国家农业与健康战略发展轨道,迈入系统化、规模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在此背景下,三季度内蒙古燕麦食品加工需求展现出强劲增长态势。这种增长既源于传统消费规律——秋冬季节带动燕麦消费走旺,更得益于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燕麦正从边缘食材转变为家庭餐桌和新型消费场景的核心原料,其营养价值被广泛认知。
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和消费升级趋势深化,内蒙古燕麦产业将迎来高质量发展机遇。在供给端,通过加速优质品种选育、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广和绿色认证体系建设,构建更加完善的品质保障体系。在需求端,食品加工企业通过三大创新路径拓展市场:一是开发即食早餐、代餐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线;二是突破烘焙原料等传统应用领域,开拓功能性饮品等新赛道;三是借助互联网平台实施精准营销,通过场景化内容传播强化“健康主食”品牌认知。这种产需联动的发展模式,正在重塑燕麦产业的价值链条,推动内蒙古燕麦从区域特色农产品向全国健康食品战略资源的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产业动能。
四、指数走势与行情预测
原粮价格指数:展望四季度,内蒙古燕麦原粮价格指数有望结束三季度的波动下降态势,逐步企稳并可能迎来小幅回升。一方面,三季度新粮集中上市带来的阶段性供应压力将在四季度被市场有效消化,市场供应主体将转向品质更优的新粮。另一方面,从不同等级原粮来看,特级和一级原粮在三季度已保持平稳运行,而四季度随着市场对优质粮源需求的持续,高等级原粮价格将获得有力支撑。
燕麦加工产品价格指数:预计四季度内蒙古燕麦加工产品价格指数将延续三季度的上升势头,维持在高位运行。四季度是燕麦传统消费旺季,燕麦片作为早餐和暖食食材的需求将持续走高,中秋、国庆双节带来的消费拉动效应有望延续;燕麦胚芽米等品类若需求面无显著改善,其价格指数将继续平稳运行。
燕麦景气指数:综合判断,四季度内蒙古燕麦行业景气指数将持续向好,延续三季度的回暖趋势。国家层面将燕麦纳入膳食结构调整战略,为行业营造了长期向好的宏观环境。在此背景下,企业的经营状况将持续改善,经营类景气指数在四季度有望稳步提升,秋冬消费旺季将支撑企业订单量和出货量维持在较高水平;企业的短期经营信心和长期发展信心预计将维持在高位,形成经营实绩与市场信心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