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商品薯价格指数:三季度,内蒙古地区商品薯价格指数呈现稳中偏弱态势,9月收至120.30点,较6月下降1.94%。在北方一作区新薯集中上市的背景下,除荷兰十五号商品薯价格指数先降后升外,其余商品薯价格指数均弱势运行。
种薯价格指数:三季度为种薯销售传统淡季,市场交易量较少,南方冬作区和中原二作区的秋季播种补种规模有限,因此价格方面未出现明显波动,价格指数维持在104.11点稳定运行。
淀粉价格指数:受下游需求平淡、企业库存高位以及原料薯价格走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三季度淀粉价格指数高位回落,9月降至130.79点,较6月下降3.68%。细分品类中,优级淀粉和一级淀粉均有所回落。
行业景气指数:三季度行业景气指数稳步回升,9月升至108.88点,相较6月提高9.00个百分点。其中,经营类景气指数重返景气区间,出货量、库存周转和利润状况指数均有所改善;信心类景气指数升至113.75点,产量预期、政策支持和行业发展指数均保持高位运行。
市场行情分析:三季度,内蒙古部分地区遭遇霜冻天气,导致新薯秋收进程加快。其中,部分鲜食品种(如荷兰十五号)因市场供应相对偏紧,价格保持坚挺;而其他常规品种则因集中上市,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与此同时,马铃薯淀粉等加工制品受到进口产品冲击,企业盈利空间有所收窄。尽管如此,当地马铃薯产业链整体仍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与抗风险能力。
四季度预测:随着采收工作的结束和仓储薯有序投放市场,商品薯价格指数有望企稳回升;马铃薯淀粉的市场需求短期内难以改善,高库存将继续压制价格,预计淀粉价格指数将维持弱势平稳状态;种薯价格指数预计将保持平稳运行;行业景气指数预计将继续处于景气区间内,行业整体向好趋势不变。
一、内蒙古马铃薯价格指数解析
(一)商品薯价格指数稳中偏弱运行
2025年三季度,内蒙古商品薯价格指数整体呈现稳中偏弱的运行态势,9月指数收于120.30点,相较6月下降1.94%。
图1 商品薯价格指数运行走势
三季度,商品薯价格走势主要受市场供需波动影响。
从供应端来看:自7月下旬以来,随着新薯上市预期不断增强,市场对价格形成了一定的下行压力。进入8月至9月,随着新薯集中上市,市场阶段性供应宽松,呈现出供大于求的格局。
从需求端来看:7月至8月受多雨天气影响,仓储和运输受到一定制约,叠加山东、河南等地新薯集中上市,对市场形成一定挤压,下游采购积极性相对偏弱。进入9月,随着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备货需求对市场形成一定支撑,下游采购意愿有所回升。不过,整体需求仍难以充分消化当前供给水平,导致价格指数总体维持偏弱运行态势。
细分品类来看,三季度监测的6种商品薯价格走势有所分化。其中,荷兰十五号商品薯价格指数先降后升,9月收于95.38点;其余5种商品薯价格指数均呈现下行趋势。具体来看,希森6号和V7号跌幅相对明显,9月价格指数分别收于86.32点和102.15点,较6月分别下降11.39%和8.48%。226号、806号及黄金薯的价格相对稳定,9月价格指数分别为157.49点、121.74点和82.00点,较6月的降幅均在4%以内。
图2 部分品类商品薯价格指数走势
(二)种薯价格指数淡季持稳
三季度,内蒙古种薯市场处于传统销售淡季,市场交易平淡,价格指数稳定运行在104.11点,无明显波动。
图3 种薯价格指数运行走势
三季度,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南方冬作区的零星备种以及部分中原二作区的秋播补种,整体交易规模相对有限。由于种薯交易通常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多依据前期签订的订单执行,因此受短期市场情绪或临时性供需波动的影响较小,价格走势整体保持平稳。
(三)淀粉价格指数承压下行
三季度,内蒙古淀粉价格指数呈现高位回落态势,9月指数收于130.79点,相较6月下降3.68%。
图4 内蒙古淀粉价格指数走势
淀粉价格指数下行主要受多重因素影响。一方面,受前期市场环境影响,多数淀粉生产企业库存处于相对高位,出货意愿较强,部分企业为加快库存消化采取了适度降价策略。另一方面,随着新季马铃薯陆续上市,原料薯供应充足,价格整体偏弱,带动淀粉生产成本下降,从成本端削弱了对淀粉价格的支撑。
分品类来看,优级淀粉价格指数三季度稳中略降,9月收于140.27点,较6月下降4.07%;一级淀粉作为大众日常消费品类,价格波动相对平缓,8月受原材料价格下行影响小幅回调后,9月企稳运行,收于121.31点,较6月下降3.23%。
图5 淀粉细分品类价格指数走势
二、内蒙古马铃薯行业景气指数解析
(一)行业景气指数稳步回升
2025年三季度,内蒙古马铃薯行业景气指数稳步回升,9月升至108.88点,相较6月上升9.00个百分点,表明行业整体运行态势持续向好,市场主体信心充足。
图6 内蒙古马铃薯景气指数走势
(二)经营类景气指数重返景气区间
三季度随着新薯销售全面展开,经营类景气指数波动上行,最终重返景气区间。9月收报于104.00点,相较6月上升13.00个百分点,成为推动整体景气指数上行的主要力量。
从细分指标来看,三季度马铃薯企业经营状况呈现出向好态势。首先,企业出货节奏有所加快,库存周转效率同步提升,带动出货量指数升至105.00点,库存情况指数同样提升至110.00点,充分反映出市场交易活跃度的增强。其次,得益于新薯品质优良且市场接受度较高,企业利润空间得到有效修复与巩固,利润变化指数由90.00点升至105.00点,表明企业盈利状况持续改善。此外,“订单增量”与“人员流动”指标三季度均稳定维持在100.00点,显示出当前市场整体需求较为平稳,企业用工形势亦趋于稳定。
表1 经营类景气指数及细分指数统计表
(三)信心类景气指数高位运行
三季度,信心类景气指数始终保持在高位景气区间运行,并呈现稳步攀升的态势。9月指数升至113.75点,相较6月上升5.00个百分点,反映出产业链各方对马铃薯产业的未来发展仍持有乐观预期。
细分指标中,产量预期指数升至115.00点,成为推动整体信心指数上行的核心动力。此外,短期经营、政策支持和行业发展等分项指数分别在115.00、110.00、115.00点稳定运行,表明企业对三季度的经营环境、政府扶持政策以及产业中长期发展前景持续充满信心。
表2 信心类景气指数及细分指数统计表
三、市场行情深度分析
(一)极端天气扰动供给节奏,鲜薯价格走势分化明显
三季度,内蒙古部分产区遭遇阶段性极端天气,对新薯的生产及采收造成了一定影响。9月16日至17日,包头、呼和浩特、呼伦贝尔、赤峰等8个盟市出现地面最低气温低于0℃的情况,部分地区遭遇中至重度霜冻;9月21日至24日,呼伦贝尔中部和锡林郭勒盟东部再度经历显著降温过程,形成“双霜冻”天气格局。面对不利气候条件,部分产区为降低冻害风险,加快采收进度,导致短期内市场供给显著增加,对价格形成一定下行压力。
在此背景下,内蒙古马铃薯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品种分化态势。部分鲜食品种,如荷兰十五号,因种植面积相对有限,新季供应整体偏紧,在中秋、国庆“双节”备货需求的支撑下,价格保持稳定并略有上涨;而其他常规鲜食品种则因集中大量上市,市场阶段性呈现“供大于求”格局,价格持续承压、走势偏弱。
(二)进口放量与库存高企压制价格,淀粉产业迎挑战与机遇
中国淀粉工业协会马铃薯淀粉分会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马铃薯淀粉产能达103万吨,是薯制品中规模最大的品类。然而,受欧盟马铃薯淀粉产能持续提升、美国马铃薯全粉及颗粒粉出口减少等外部因素影响,进口薯制品仍是左右国内马铃薯市场走势的关键变量。海关总署数据显示,6-8月我国进口马铃薯淀粉5429.72吨,较上一周期增长62.70%;同期进口均价为8938.63元/吨,微涨0.69%。
三季度,国内马铃薯淀粉迎来集中生产期,市场库存处于相对高位。与此同时,下游食品企业采购意愿偏弱,叠加进口淀粉阶段性放量,多重压力共同推动马铃薯淀粉价格弱势运行。作为全国重要的马铃薯主产区和淀粉加工基地,内蒙古地区在淀粉价格下行、原料薯收购价低位运行的背景下,加工企业利润空间持续收窄,种植户收益也面临较大压力。然而,依托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基础和优质专用薯种植比例的稳步提升,内蒙古在应对市场波动方面仍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展望未来,通过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加强品牌建设,并积极拓展高附加值产品的应用场景,内蒙古有望持续巩固并提升其在马铃薯产业中的区域竞争优势,推动产业向高质量、可持续方向发展。
四、四季度指数走势预测
商品薯价格指数:进入四季度,随着新薯采收和入库工作基本完成,市场供应压力将逐步从集中上市转向仓储薯的有序释放。随着天气转冷,北方蔬菜供应减少,马铃薯作为重要的冬储蔬菜,其消费需求将稳步增加。综合判断,预计商品薯价格指数有望在四季度企稳回升。
淀粉价格指数:四季度,淀粉加工企业将全面进入新季生产,原料薯供应充足且价格相对低位,生产成本将得到有效控制。然而,下游市场需求在短期内增量有限,高库存仍是制约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预计四季度淀粉价格指数将延续弱势平稳运行。
种薯价格指数:四季度仍处于种薯市场的销售淡季,市场交易活动有限。随着天气转冷,田间工作基本结束,市场将以执行前期订单和为来年春播做准备为主。大规模的采购需求尚未启动,预计种薯价格指数将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无较大波动。
景气指数:随着新薯销售的全面展开,企业的经营状况将进一步明朗。虽然节后商品薯、马铃薯淀粉等品类的市场需求回落对出货量等指标产生短期影响,但优质新薯和企业利润改善将为经营类指数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对产业未来发展的稳定信心也将继续维持。综合判断,预计四季度内蒙古马铃薯景气指数将继续在景气区间内平稳运行,行业整体向好的发展态势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