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23年,万全区持续在玉米产业发展上下功夫,在鲜食玉米产品精、深加工方面做文章,打造以万全为中心的鲜食玉米种植精品区,推动禾久、天勤等鲜食玉米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以“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种植模式,辐射带动周边县区及毗邻省区发展种植,密切利益联结机制、延伸产业发展链条,提升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全面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据“万全鲜食玉米指数”信息系统监测,2023年上半年万全玉米产品价格指数呈缓慢下行走势,下半年指数先扬后抑,8月上升至年内高位115.53点,后缓慢回落,最终收报于113.50点。细分产品价格指数中,冻品类玉米价格指数波动幅度较小,整体呈下行态势;常温类玉米价格指数与玉米产品价格总指数波动较为一致。
2023年,万全玉米产业发展指数高位运行,三季度指数虽环比回落,但同比仍有所增长。万全玉米产业景气指数整体表现良好,全年指数均位于荣枯线上方运行。
一、2023年万全玉米指数运行的主要表现
(一)玉米产品价格指数波动下行
2023年上半年,万全玉米产品价格指数呈缓慢下行趋势;下半年指数先扬后抑。
图一 玉米产品价格指数运行走势
一季度,万全玉米产品价格指数小幅下滑,1月指数为115.15点,3月指数下滑至113.31点,较1月下滑1.60%。二季度,玉米产品价格指数跌后回升,5月下滑至年度最低点112.75点,6月小幅上涨,指数为113.34点,环比上行0.52%。三季度,玉米产品价格指数冲高回落,8月指数达年度最高点115.53点,9月微幅回落,指数为115.15点,与年初价格指数持平。四季度,玉米产品价格指数高位回落,最终收于113.50点,较年初整体下滑1.43%。
根据储存工艺不同,鲜食玉米价格指数细分为冻品类玉米价格指数和常温类玉米价格指数。
图二 玉米细分产品价格指数运行走势
2023年,万全鲜食玉米细分产品价格指数中,冻品类玉米价格指数整体运行较为平稳,微幅波动。具体来看,1-4月,指数呈连续下滑态势,1月指数为年度最高点122.24点,4月下滑至119.93点,较1月下滑1.90%。5-8月指数缓慢回升,8月收报于121.85点,为下半年峰值。随后指数逐月下行,12月指数为119.80点,较1月整体下滑2.00%。
常温类玉米价格指数运行趋势与玉米价格总指数相仿。1-3月指数小幅下滑,1月指数为104.52点,3月下滑至102.87点,较1月回落1.58%。5月收报于101.25点,为年度最低点。6-8月指数逐渐上行,并于8月达至年度最高点106.06点。四季度指数小幅回落,最终收于104.05点。
(二)万全玉米产业发展指数整体上行
2023年,万全玉米产业发展指数波动上行,四季度达到近两年峰值。
图三 万全玉米产业发展指数走势
2023年上半年,万全玉米产业发展指数持续攀升,下半年指数先抑后扬。一季度,产业发展指数收报于189.49点,环比上升23.86点。二季度延续上期升势,指数上行至193.84点。三季度,指数高位回落至183.79点,环比下滑10.05点,但同比仍上升20.47点。四季度,指数收报于196.82点,为年内高位,较三季度回升13.03点。
产业发展指数下设种植规模、产业规模和电商规模三个分项指数。2023年,种植规模和产业规模指数呈缓慢上行趋势;电商规模指数冲高回落,波动幅度较为明显。
图四 万全玉米产业发展三项细分指数走势
产业规模指数整体波动上升。2023年上半年,万全玉米产业规模指数先涨后跌,一季度指数收报于217.35点,较2022年四季度环比上升14.27点。二季度指数回落至210.59点,环比回落6.76点,为年度低点。下半年指数快速回升,四季度达至年度高点237.96点,较一季度上升20.61点,同比上升34.37点。细分指数来看,规上企业数整体运行较为平稳,没有明显变化;企业利税总额跌后回升,于四季度达至年内高位;企业总产值和从业人员数整体波动上行,拉动产业规模指数上行。
种植规模指数呈“阶梯式”上行态势。二季度,指数收报于147.83点,环比上升10.30点,随后平稳运行。四季度,指数迎来第二阶段的上行,最终收于160.16点,环比上升12.33点,同比上涨22.63点。细分指数来看,“三品一标”产品认证数全年运行较为平稳;播种面积二季度明显上升,随后保持在高位平稳运行;种植农户数和产量在前三季度均平稳运行,四季度双双上升至高位,是推动种植规模指数四季度明显上行的主要因素。
电商规模指数冲高回落。2023年上半年,万全玉米电商规模指数波动明显,二季度指数收报于217.53点,环比上行13.23点,较2022年四季度明显上涨73.75点。下半年指数高位回落,四季度指数为178.63点,较二季度回落38.90点,但同比仍上涨34.85点。细分指数来看,电商从业人员数和客户复购率全年运行较为平稳,小幅波动;电商销售总额和电商运维投入上半年指数上行至高位,下半年回落明显,是导致电商规模指数明显变动的主要原因。
(三)万全玉米产业景气指数高位运行
2023年,万全玉米产业景气指数整体表现较好,全年指数均位于荣枯线上方运行。
图五 万全玉米产业景气指数走势
一季度,产业景气指数小幅回调至126.75点,在荣枯线上方运行,处于景气区间。2023年一季度,主营产品生产量有所上升,企业营业收入增加,推动景气指数高位运行。总体上看,大部分企业对下季度的行业预期持积极态度,对行业发展很有信心。
二季度,产业景气指数持续回调至111.94点,仍在荣枯线上方运行,处于景气区间。2023年二季度,新粮还未上市,企业库存逐渐减少,玉米加工量有所下调,营业收入降低,但企业本季现金流明显高于上期,支撑景气指数高位运行。
三季度,产业景气指数下降趋势收缓,达到109.67点,依旧处于景气区间。三季度,玉米供应基本来源于库存,随着库存走低,企业营收有所下降。9月开始,新玉米大量上市,玉米加工企业利润有所好转,万全玉米企业对行业发展较有信心。
四季度,产业景气指数稳中有升,指数收报于109.83点,环比微涨0.16点,继续位于荣枯线上方运行。国庆节后东北产区新季玉米收获进度加快,且农户售粮意愿高,市场整体供应充足。企业各经济效益指标小幅回升,其中本季主营产品库存量相比上期明显上升,拉动景气指数整体上行。
二、万全玉米指数运行深度解析
(一)玉米产量增加,企业总产值持续走高
2023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各地区各部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持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有力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增长1.3%,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其中,玉米产量5776.8亿斤,比上年增加232.8亿斤,增长4.2%。
2023年,中央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继续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资金规模,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100亿元,多措并举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各地贯彻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积极推进间套复种、整改复耕,挖掘面积潜力。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85亿亩,比上年增加954.6万亩,增长0.5%。其中,玉米播种面积6.63亿亩,比上年增加1723.2万亩,增长2.7%。
近年来,万全区鲜食玉米加工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活力,作为产业链上游,玉米产量的增加,对后续的加工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图六 播种面积、产量和企业总产值走势
从数据来看,万全玉米企业总产值持续走高,上半年指数延续升势,指数收报于364.32点,较一季度上升22.40点;下半年先跌后涨,三季度指数虽有小幅回落,但同比仍有所增长,四季度指数再度攀升至397.21点,刷新历史高位。播种面积指数前三季度维持193.55点平稳运行,四季度明显上行,指数为219.35点,较2022年同期上涨25.80点。
调研显示,近一半年轻群体有着每周食用鲜食玉米的习惯,为鲜食玉米产业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鲜食特用玉米制品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加之政府出台了多项支持玉米粮食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包括对玉米产量的增加支持、玉米产业相关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等,万全玉米企业总产值指数有望加速上涨,鲜食特用玉米产业的发展前景将持续向好。
(二)品牌宣传积极,助力产业发展
2023年,随着品牌宣传推广费用的不断投入,万全玉米品牌产品销售额呈上行趋势。截至2023年四季度,万全玉米品牌产品销售额指数收报于322.75点,较2022年同期上涨68.21点。
图七 品牌宣传推广费用和品牌产品销售额指数走势
随着直播带货的兴起,万全区的鲜食玉米加工企业也紧跟潮流,通过品牌形象设计、品牌故事和文化塑造、产品创新等方式,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张家口天勤农贸有限公司,通过设立主播、中控、美工、拍摄、剪辑等岗位,打造万全玉米电商品牌,为万全鲜食玉米带来了不菲的“流量”。成功的电商带货也可以进一步强化品牌形象和影响力,促进品牌的发展和壮大;2022年,天勤农贸有限公司近40%的产品通过各类电商平台售出,销售额近1亿元,也大大提升了自身品牌的知名度。与此同时,万全鲜食玉米区域公用品牌在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发布,“万全鲜食玉米”区域公用品牌的发布,标志着万全鲜食玉米产业在“品牌强农”工作上进入新阶段,未来将以品牌为媒,实现产业振兴、乡村振兴。
鲜食玉米产业是万全区四大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之首,2023年,万全区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达到8.5万亩,20家鲜食玉米企业旗下加工厂共落实种植基地18.4万亩,鲜食玉米产业不仅带动种植基地近万农户增收,而且提供近千个就业岗位和增加大量季节性用工,已发展成为万全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万全的名片产业。
品牌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打造品牌的过程就是提升产业的竞争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增长过程。万全鲜食玉米产业在当地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积极打造宣传万全鲜食玉米品牌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业的竞争效应和可持续发展效应,从而让鲜食玉米产业与当地经济形成良性互动。
三、万全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万全鲜食玉米从上世纪末开始兴起,由于独特的区位、土壤和气候原因,区内产出的鲜食玉米品质居全国之首,万全区更是有着“中国鲜食玉米之乡”的美誉,但产业发展附加值低等问题仍是万全玉米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一是加强成本控制,提升运营效率。企业长期效益的提高,需以现代企业成本控制战略及方法为支撑,企业要从战略的高度实施成本控制而非简单的削减成本。企业应对项目进行任务分解,再对时间、成本、性能等各个环节具体分析,并合理预算和收益估算,实行“全员成本管理”方法。同时出台一份数字清单,包括可控费用(人事、水电、包装、耗材等)和不可控费用,定期由财务汇总,对超支和异常的数据进行标识,利于管理者快速准确地发现问题并做出调整。
二是要加强对科学技术的投入和应用。目前我国大多数玉米加工企业科技开发投资少、技术水平低、深度范围小、开发能力有限,形成新产品种类少,仍在沿用传统的生产技术,停留在原始的初加工层面上。初加工产品的增值只是玉米原值的1~3倍,而精深加工产品的增值却能够达到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促进玉米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各个玉米加工企业就必须加强科学技术的投入和应用,抢占新技术和新产品制高点,以此来完成从传统技术向现代生物技术的转变,使传统落后的工艺技术和产品向现代化的科技和新兴科技产品迈进。
三是要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目前,企业常存在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管理培训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鲜食玉米隶属农业,农业信息人才队伍建设不仅是改革的重点,更是农业信息事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