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山蕴玉而辉,川存珠而媚。镇平作为中国玉雕之乡,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2023年三季度,玉雕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玉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推动产业不断向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
根据“镇平·中国玉雕产业指数”监测显示,三季度,受市场需求及艺术市场变化等因素影响,玉雕原石、成品价格指数继续保持上涨态势;玉雕市场产业规模、电商发展、加工创新情况不断向好,助力产业发展指数持续上升;镇平积极开展多项玉文化活动,推动文化指数震荡上扬;玉雕产业景气整体小幅上升,有继续回暖趋势。
玉汝于成,英才辈出,镇平县重视人才培养,具有充足的玉雕人才后备军,同时,借助于各项文化活动,玉雕产业逐渐带动其他产业融合联动发展。未来,可通过跨界合作、文旅融合、深化数字转型等措施,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并吸引客商回流,同时,要持续完善市场监管制度,保护好知识产权,以加强品牌建设。
一、2023年三季度指数运行情况解析
(一)玉雕原石价格指数持续上涨
2023年三季度,玉雕原石价格指数持续上涨,截至9月指数收报于383.44点,较6月上涨10.79%。
图一 玉雕原石产品价格指数运行走势
分析看来,玉雕原石具有独特性和稀有性,其价格上涨是长期趋势。通常情况下,在节假日到来之前,原石产品价格会经历一段快速上涨时期,8、9月份国庆假期来临之前,中高端玉雕原石价格呈现出显著上涨态势,助力指数上扬。此外,玉雕原石价格的持续上涨还与市场需求和艺术市场的变化等多个因素有关,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们对艺术品和玉文化的认知不断提高,玉雕原石的价格有望继续上涨。
图二 玉雕原石细分品价格指数运行走势
玉雕原石各细分产品价格指数走势与总指数呈现相同的上升趋势。其中,和田玉原石的价格指数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9月指数收报于407.72点,较6月上涨10.40%。一方面,和田玉因其稀有性和艺术价值,一直受到广大玉石收藏家的热爱和追求,因此价格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和田玉山料的开采难度较大,导致市场供应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而高端籽料资源更是趋于枯竭,这种供求关系的不平衡也直接推动了和田玉价格的持续上涨。
独山玉原石价格指数在9月收报于363.18点,与6月相比涨幅达17.19%。国庆假期来临之前,原石价格普遍上涨,作为南阳本地玉种的代表和品牌,独山玉原石的价格上涨更为显著。
翡翠原石和玛瑙原石价格指数也有所上涨,但涨幅不及和田玉原石和独山玉原石。9月,翡翠原石和玛瑙原石价格指数分别收报于263.67点和206.42点,较6月分别上涨7.20%及11.52%。
(二)玉雕成品价格指数不断上行
2023年三季度,玉雕成品价格指数连续上涨,但与原石价格指数相比涨幅较小,9月指数达237.29点,较6月上涨1.25%。
图三 玉雕成品价格指数运行走势
整体来看,随着居民生活水平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人们对玉雕等艺术品的需求也相应增加,这种需求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玉雕成品价格的上升。另外,玉雕成品价格指数的涨幅远低于原石,分析看来,成品和原石市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原石具有独特性,而成品则存在同质化现象,多个玉雕市场销售的成品有较高重复率,因此成品价格上涨相对缓慢。
图四 玉雕成品细分品价格指数运行走势
成品细分品中,和田玉成品价格指数点位同样居首。9月指数收报于297.73点,较6月上涨0.83%。和田玉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寓意,被视为吉祥和富贵的象征,并被广泛用于制作各类首饰和工艺品。随着消费者对和田玉的认识和欣赏程度不断提高,市场需求量也在持续扩大,进而推动产品价格上涨。
独山玉成品价格指数先涨后跌,7月指数收报于178.90点,到8月指数继续上行至179.71点,较6月上涨1.21%,9月指数下跌至178.90点,环比下跌0.45%。翡翠成品价格指数持续小幅上涨,9月指数收报于163.15点,较6月上涨3.67%;玛瑙成品价格指数涨跌交替,截至9月指数收报于145.84点,较6月仍上涨1.73%。
(三)玉雕产业发展指数继续上扬
2023年三季度,镇平玉雕产业发展指数延续上升趋势,指数收报于178.55点,环比上扬6.32%。
图五 玉雕产业发展指数运行走势
从细分指标来看,产业规模指数、电商发展指数、加工创新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图六 玉雕产业细分指数运行走势
产业规模指数持续上涨。指数收报于182.91点,环比上涨3.04%。镇平玉雕产业形成了较强的集聚效应,形成了以玉雕为主的产业链条,不断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进入该领域。三季度,镇平根据市场经营实际情况,对多个专业市场进行了规划装修,玉雕产业总产值及从业人员数均有增加,促进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电商发展指数高位上扬。指数收报于211.78点,环比涨幅达12.91%。近年来,镇平积极推动“玉+”战略的实施,借助“玉+电子商务”模式促进营销创新,以阿里巴巴镇平淘宝基地、真玉天地电商孵化园等平台为主导,引领行业进行数字化升级。目前,微信(微商平台)、抖音、快手直播平台已成为镇平玉雕商家的主要线上销售渠道,尤其在中低端标品玉器市场中,销量表现十分可观。预计在物流和售后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玉雕电商发展指数仍将持续上扬。
加工创新指数继续上行。指数收报于132.26点,环比上涨10.61%。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加工技术和设备不断涌现,使得玉雕加工的精度和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三季度,玉雕产业相关科技研发与设备更新投入有显著增加,为加工创新指数的继续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相关投入的不断提升,后续玉雕相关授权专利数及相关注册商标数有望上升,将进一步推动玉雕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四)玉雕文化指数大幅攀升
2023年三季度,玉雕文化发展指数攀升猛进,指数收报于499.38点,环比涨幅达205.08%。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七 玉雕文化指数运行走势
细分指标中,文化创意指数、文化活动指数及品牌影响力指数均呈现大幅度上涨态势。
图八 玉雕文化细分指数运行走势
玉雕文化创意指数收报于501.68点,环比上涨228.43%。三季度镇平玉雕大师数显著增加,助推指数攀升上涨。玉雕大师的作品不仅展示了镇平玉雕技艺的精湛和独特,而且也对传统玉雕工艺进行创新,在三季度举办的第十五届上海“玉龙奖”、第十届“玉华杯”玉石雕刻作品大赛以及第三届玉见时尚国际珠宝玉雕文创大赛中,镇平玉雕大师获得了百余奖项的好成绩,也为文化创意指数的飙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玉雕文化活动指数收报于636.30点,环比上涨250.00%。9月末,镇平开展了以“玉见南阳·文创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第十八届玉雕节暨文化创意产业大会,期间举办了珠宝玉雕文创大赛、第十届玉石雕刻作品“玉华杯”等珠宝玉雕竞赛展评、玉见中医健康养生论坛、玉石原料公盘交易大会、南阳市第二批“老字号”授牌仪式等系列活动,集中展示了玉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及成果,多个活动助力玉雕文化活动指数显著上扬。
品牌影响力指数收报于359.40点,环比上涨124.40%。镇平发布了“中华玉都·千年商都·将军故里·锦绣镇平”城市品牌、“镇平玉雕”中国地理标志品牌、“镇平玉雕”公共品牌等八个品牌,进一步打响了镇平玉雕的名号。同时,在众多文化活动举办的影响之下,镇平玉雕相关信息被各个媒体平台争相报道,大大提升了品牌影响力。
(五)玉雕产业景气指数小幅上升
2023年三季度,玉雕产业景气指数先涨后跌。7月,镇平玉雕景气指数突破荣枯线,指数收报于102.08点,较6月回升5.75个百分点,8-9月,玉雕景气指数持续回落,并在9月跌破荣枯线,低于荣枯线0.49个百分点。
图九 玉雕产业景气指数运行走势
细分指标中,经营效益指数7月触碰荣枯线后有所回落,行业信心指数突破荣枯线且整个季度始终保持在景气区间内,规范经营指数跌破荣枯线收于不景气区间。
图十 产业景气细分指数运行走势
经营效益指数先涨后跌。7月指数突破荣枯线进入景气区间,收报于100.28点,较6月回升11.59个百分点。据悉,7月线上销售渠道如抖音、视频号等平台的销量有所上涨,市场行情出现回暖迹象,商户的销售额和总利润呈现增长趋势,共同推动经营效益指数上升。8月,玉雕市场结构略有调整,但孤品(注:指独一无二的玉雕藏品)的销量一般,尤其是高价的孤品出货量较小,导致经营效益指数重新跌回不景气区间,较7月回落1.47个百分点。9月,经营效益指数小幅回升,收报于99.20点,较8月上行0.29个百分点,虽然整体仍处于荣枯线之下,但市场已有一定的改善。此外,9月末南阳第十八届玉雕节暨文化创意产业大会在镇平开幕,预计会带动10月份的经营效益回暖至景气区间。
行业信心指数持续回暖。7月,经营效益上涨带来积极影响,商户对行业的信心有所增强,指数突破荣枯线,收报于103.90点,较6月回升8.20个百分点。8-9月,商户信心继续得到巩固,指数维持在荣枯线以上运行,9月指数收报于109.62点。后续经营效益全面回暖后,行业信心指数有望继续攀升。
规范经营指数呈回落趋势。7月指数收报于102.66点,较6月回落4.49个百分点,但仍保持在荣枯线以上,8月指数跌破荣枯线,后在9月再次下滑至89.80点。近年来,镇平不断加强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并规范了珠宝玉石检验检测市场秩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消费者对市场经营情况的满意度。但随着线上销售规模持续扩大,出现了退货率高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市场管理难度,导致规范经营指数下滑。后续可以通过完善市场管理规范制度,并设置合理的奖惩机制来督促商家,以促进规范经营指数回暖。
二、指数运行情况延伸解读
玉雕艺术作为我国传统工艺瑰宝,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及深厚文化底蕴。2023年三季度,镇平玉雕原石、成品价格指数持续上涨,产业发展指数不断上扬,文化发展指数大幅上升,是镇平玉雕行业繁荣发展的一个缩影,也表明镇平玉雕行业未来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产业发展整体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玉雕人才集聚,后备人才队伍建设良好
玉雕产业发展需要人才支撑,镇平不断激活“人才引擎”,涵养玉雕人才转型升级“活水”,让人才为玉文化产业发展赋能。
一方面,镇平汇聚了大量玉雕大师,并积极引育后备技能人才。注重人才教育与培训。镇平成立了南阳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并规划建设南阳理工学院珠宝玉雕产业学院,通过与天津美院、西安美院等高等院校的合作,开办玉雕高级研修班,以培养高端玉雕人才。注重大师传承。实施“名师带高徒”工程,邀请国家级玉雕大师到县设立工作室,设立“名师奖”,在大师艺术传承方面十分用心,通过拜师仪式等活动,将玉雕大师宝贵的技艺和经验传承给下一代,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年轻玉雕人才。注重打造实践与交流平台。通过各种玉雕产品奖项评选活动,为年轻的玉雕人才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及展示才能的平台,对推动玉文化的传播起到积极作用。注重产学研融合发展。校企合办“玉神班”“文同班”,先后培育雕刻设计、线上营销、玉文化传承等人才3000余人。依托河南省技能大师工作室、玉雕人才服务中心等孵化平台,组建10余个企业实训基地,常态化举办玉雕创意新星评选等系列活动。
另一方面,镇平玉雕专业市场众多,与后备人才队伍成长相互促进。一是就业创业机会多,石佛寺现有玉雕专业市场10个,门店3000余家,摊位40000余个,各类玉雕加工专业村13个,为后备人才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及市场资源。二是人才环境友好,镇平积极落实省委“人人持证、技能河南”要求,成立了工艺品雕刻技能等级认证机构,开展培训活动20多期,累计培训技能人才2400余人,高技能人才200余人。三是创新空间大,镇平围绕玉文化产业这一个核心,大力发展“玉+文化创意”,依托镇平玉雕文创中心,培育文创人才,研发文创产品,通过“玉+时尚珠宝”,带动形成新的创作方向及市场引领,以进一步拓展市场。
(二)以玉为媒,文化活动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玉雕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玉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观也在不断完善,并逐渐获取更多群体的认可,同时为玉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纵观三季度指数运行情况,玉雕文化发展指数走势最为亮眼。通过各类玉雕文化活动,镇平由镇及市推介了地域品牌,深化上下游产业链交流合作,和各个行业达成了经贸往来,依托珠宝文创大赛、文旅文创推介活动等,进行招商引资及商贸系列活动。
一是开展经贸洽谈,拓宽企业销售渠道。玉雕节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企业和人士得以相互了解、交流和合作。这种跨地域、跨行业的合作有助于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产业发展。通过文化活动的举办,为企业提供交流平台,助力企业进行商贸洽谈,达成商业合作,帮助企业拓展销售市场,进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二是依托玉文化活动,进行成果转化,并带动提升市区名优产品知名度。依托第三届“玉见时尚”珠宝玉雕文创大赛、GAC独立首饰设计师联展、“百师千款”珠宝玉雕文创产品创作年活动、“玉饰秀场”珠宝玉雕文创时尚走秀活动等,与业内知名玉雕大师、知名设计师等达成合作。通过第十八届玉雕节,开展南阳名优产品展销和珠宝玉石交易展销活动,集中展示推介玉雕、艾草等南阳特色产品和优势产业,由镇平玉雕产业搭桥,扩大南阳产品知名度。
整体看来,围绕玉文化产业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促进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融合,而且全面带动了产业链条高质量发展。
三、玉雕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三季度,镇平玉雕产业发展整体向好,为促进产业长期繁荣及可持续发展,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跨界合作、产业融合,打造玉文化新型业态。镇平玉文化沉淀丰厚,可与其他产业进行跨界合作,如时尚、家居、珠宝等,拓展玉雕产品的应用场景,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另外,可以助力玉文化文旅融合,推动产业繁荣发展。打造特色景区,开发建设玉文化主题景区,如玉文化主题公园、玉文化艺术展览等,还可以开发一些玉文化体验项目,如玉雕制作、玉文化讲解等,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玉文化。结合玉文化特色,开发一系列旅游产品,如玉文化旅游线路、玉雕体验课程、玉器艺术品等,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客商回流。首先,加大对玉文化行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帮助玉文化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此外,玉文化企业可以加强自身的品牌建设和产品创新。通过提高产品质量、设计创新等方式,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可由政府牵头,鼓励商家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参加国际玉雕展览、交流活动,拓展国际市场,提高镇平玉文化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玉文化行业的国际化进程。
持续深化数字转型,推动行业链条不断升级。目前,镇平玉文化数字化转型已初见成效。后续仍可依托玉石智谷产业园区,做实玉料供购、人才培养、设计研发、雕刻加工、智能制造、展示销售、电子商务等核心产业链,做好质量检测、产品包装、物流配送、品牌创立、节会推广、文化注入、旅游观光、宣传推介等延伸产业链,打造成为产、学、研相衔接,游、购、娱相融合的新型产业体系,建设全国有创新力的全产业链玉文化智慧产业基地。后续,可建立玉文化相关网站、APP等数字平台,发布玉文化资讯、图片、视频等内容,为公众提供丰富的数字资源。
优化监管措施,保护知识产权。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玉文化产业由线下走向线上,并拓展出直播等新兴销售渠道。这种线上销售模式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拓宽了市场,使玉雕作品能够更快速地触达各地消费者。但同时,线上玉雕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存在一定问题,如仿冒、抄袭等现象较为严重,企业和玉雕大师应积极申请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维护自身权益。同时,行业协会也应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打击侵权行为,维护艺术家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