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在6月初便已宣布全球进入厄尔尼诺阶段,世界气象组织7月4日宣布,热带太平洋7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这可能导致全球气温飙升、破坏性天气和气候模式的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期间,上升到海面的冷水减少,海底带来的养分减少,导致可用于鱿鱼和鲑鱼等鱼类的食物削减,进而使经济鱼类资源量降低。鱿鱼资源的减少,导致远洋鱿鱼价格指数高位继续攀升,本期指数收于历史新高167.07点。
一、指数运行表现
2023年7月,中国远洋鱿鱼价格指数在高位继续上扬,指数达167.07点,环比微涨0.04%,同比大幅上涨19.34%。
图1 中国远洋鱿鱼价格指数走势(月)
从细分海域来看,各海域远洋鱿鱼价格指数表现为“三涨一跌”。其中,西北太平洋海域远洋鱿鱼价格指数涨幅最大,本期指数收于139.96点,环比上涨0.84%;东南太平洋和西南大西洋海域远洋鱿鱼价格指数分别升至162.13点和182.39点,环比涨幅分别为0.02%和0.03%;印度洋海域远洋鱿鱼价格指数跌至176.76点,环比下跌0.27%。
表1 各海域远洋鱿鱼价格指数环比涨跌幅
从周价格指数运行情况来看:2023年7月,远洋鱿鱼价格指数连续下行,7月内指数累计下跌0.89%。具体来看,中国远洋鱿鱼价格指数在第一周收于本月最高154.75点;随后指数在第二、三、四周连续下行,分别收于154.39点、154.12点和153.38点,环比分别下跌0.23%、0.17%和0.48%。
图2 2023年6月远洋鱿鱼价格指数走势(周)
各海域价格指数表现为“一平三跌”。其中,西北太平洋海域远洋鱿鱼价格指数保持140.99点平稳运行;东南太平洋、西南大西洋和印度洋海域远洋鱿鱼价格指数分别下跌0.81%、1.12%和1.28%。
图3 2023年7月各海域指数走势(周)
二、舟山鱿鱼产业发展趋势
7月6日,由舟山市人民政府、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中国远洋渔业协会、上海海洋大学共同主办的“鱿鱼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在2023舟山·中国鱿鱼产业大会开幕后隆重举办。本次论坛重点围绕促进鱿鱼产业链融合发展、助力国内大市场建设、探索新时代新形势下鱿鱼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等内容。
2023年下半年开始,我国所有远洋渔船实施公海自主休渔措施,市场上鱿鱼仍以进口和冷冻库存为主;与此同时,下游需求在夏日夜摊经济的推动下增长明显,消费需求大于上游鱿鱼原料供给,推动远洋鱿鱼价格指数继续上行。在今年远洋鱿鱼价格指数持续上行的大趋势下,2023年下半年再创新高点,叠加后续政策助力,远洋鱿鱼产业发展走势有望继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