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南阳产玉,镇平有工”,镇平玉雕加工历史悠久,玉文化积淀深厚,形成了玉料购销、作品设计加工、质量检测鉴定、市场营销、人才培训、玉文化研究及开发利用为一体的特色产业集群。2023年上半年,镇平玉雕产业持续发展壮大。
据“镇平·中国玉雕产业指数”信息系统监测,上半年,玉雕原石及成品价格持续上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电商激发玉产业发展活力,推动产业发展指数持续上升。玉雕文化活动全面复苏,大幅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助力玉文化指数显著上扬。商户线下经营效益降低,导致市场景气指数承压向下。
随着镇平玉雕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在“玉+”战略引领下,玉雕产业衍生出多种新型业态,玉文化与玉产业两者良性协调发展,为产业带来新的活力。针对市场景气指数回落的问题,可从提升产品质量、加强人才培养及品牌建设、优化线上线下销售策略等方面进行发力,以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一、2023年上半年指数运行情况解析
(一)玉雕原石价格指数持续上涨
2023年上半年,玉雕原石价格指数持续上扬,截至6月,指数一路上涨至346.10点,较2022年12月上涨20.98%。具体运行态势如下图所示:
图一 玉雕原石产品价格指数运行走势
上半年,玉雕市场全面开放,外地客商整体回流,原石因其特殊属性,价格长期呈现上涨态势。一方面,随着人们对玉雕艺术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对玉雕作品的要求也在提高,一些投资者和收藏家认为玉雕原石比成品更具有保值和升值的潜力,所以愿意以较高的价格购买原石。另一方面,采石的成本包括人力成本、设备成本以及环境保护措施等方面的费用,这些成本的上升会直接影响到原石的价格,随着时间的推移,玉石矿脉的开采变得更加困难和昂贵。玉石产量相对有限,特别是高品质的玉石更为稀缺,在供应短缺的情况下,原石的价格被持续推高。
图二 玉雕原石细分品价格指数运行走势
原石细分产品中,和田玉产品价格指数位居高位,指数呈现稳定上扬的态势。6月指数收报于369.31点,较2022年12月上涨20.30%。分析看来,和田玉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受到消费者的高度重视,市场需求热度始终高涨。和田玉原石产品中,可开采的籽料存量寥寥,市面上的库存货也在逐渐减少,因此十分珍贵,而山料开采难度较大,开采量有限,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情况,导致价格不断高位上扬。
独山玉原石价格指数上涨幅度最大,6月指数收报于309.91点,较2022年12月上涨33.32%。独山玉原产于南阳,作为本地玉种,因有着独特的色彩和纹理而受到重视。独山玉市场供应量有限,高品级的独山玉原石在拍卖会上较受追捧,整体价格持续上涨。
翡翠原石价格指数不断上涨,6月指数收报于245.96点,上半年整体上扬21.57%。与其他原石细分品价格持续上扬的运行态势不同,玛瑙原石价格在4月有所下跌,指数收报于179.01点,环比下跌1.01%,随后价格恢复涨势,截至6月指数收报于185.09点。翡翠及玛瑙在珠宝及时尚界非常受欢迎,是制作首饰、工艺品、装饰品的理想材料,但价格也易受到市场供需和品质的影响,整体呈现波动上涨的态势。
(二)玉雕成品价格指数不断上涨
2023年上半年,镇平玉雕成品价格指数持续上涨,截至6月指数收报于234.37点,上半年整体上涨12.36%。具体下图所示:
图三 玉雕成品价格指数运行走势
整体看来,玉雕成品价格指数涨幅不及原石。分析看来,消费者对原石和雕刻品的需求和接受度有所不同,玉雕成品的价格通常取决于原石的品质及雕刻的技艺。具有高技术含量、精湛工艺和独特设计的高质量成品通常会有较高的价格,但相同品质的成品与原石相比,升值空间可能较小。另外,随着镇平玉雕销售渠道不断向线上拓展,多数中低端成品以线上走量销售为主,价格上涨幅度较小。
图四 玉雕成品细分品价格指数运行走势
从玉雕成品细分市场来看,和田玉成品价格指数点位最高。和田玉作为我国四大名玉之首,从古至今都非常受欢迎,玩家基数较大。在原料价格及市场需求上涨的共同推动下,和田玉成品价格稳步上涨。截至6月,和田玉成品价格指数持续上涨到295.27点,上半年整体上涨13.02%。
独山玉成品价格指数指数涨幅在二季度收窄。一季度,独山玉成品价格指数持续上涨,3月指数收报于176.82点,较2022年12月上涨12.84%。4月,独山玉成品价格小幅回落,指数收报于175.49点,环比下跌0.75%,5-6月价格缓慢上升,截至6月指数收报于177.56点。随着现代加工技术的不断升级,独山玉的加工质量和外观更加精细,高端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但高品质的独山玉料难求,因此成品价格涨幅出现收窄现象。
翡翠及玛瑙成品价格指数整体涨幅较缓。一季度,翡翠及玛瑙成品价格均呈现持续上涨态势,截至3月,指数分别收报于159.51点、140.90点,一季度分别上扬11.47%、7.25%。二季度,翡翠成品价格指数涨跌交替,到6月指数收报于157.38点,而玛瑙成品价格指数跌后上扬,到6月指数收报于143.36点。
(三)玉雕产业发展指数持续上升
2023年上半年,镇平玉雕产业发展指数持续上升,一季度指数收报于160.76点,环比上扬5.08%,二季度指数继续上升至167.94点,环比上扬4.47%。
图五 玉雕产业发展及其细分指标指数运行走势
产业规模指数持续上升。一季度指数收报于167.00点,环比上行4.36%,二季度指数稳步上升,收报于177.52点,环比上行6.30%。随着玉雕市场全面开放,上半年外地商户有所回流,注册玉雕相关企业数及个体工商户数、门店数均有所增加,市场中原有门店也在扩大规模,推动产业规模指数不断上扬。
电商发展指数不断上扬。一季度指数收报于185.89点,环比上涨14.98%,二季度指数涨幅收窄,收报于187.56点,环比上涨0.90%。玉雕电商的兴起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了更加透明的市场环境及更便捷的交易平台,在传统玉雕市场遭遇瓶颈期的时候,线上交易成为促进产品销量上涨的重要动力。镇平强力实施“互联网+”战略,打造专业的玉雕电商孵化基地,让电商成为带动玉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并逐步形成了集原料采购、设计、生产加工、质检、包装、宣传、销售、电商为一体的相对完备的产业体系,这一发展路径持续推动玉雕电商指数在高位运行。
加工创新指数跌后回升。一季度指数收报于116.92点,环比下滑5.10%。一季度,玉雕科技研发与设备更新投入有所降低,导致指数呈下滑态势,二季度玉雕相关授权专利数及注册商标数有所增加,助力加工创新指数转跌上扬,指数收报于119.56点,环比上行2.26%。
(四)玉雕文化指数显著上扬
2023年上半年,玉雕文化发展指数显著上扬,一季度指数收报于135.49点,环比上行18.68%,二季度指数收报于163.69点,环比上行20.81%。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六 玉雕文化及其细分指数运行走势
文化创意指数持续上行。一季度指数收报于146.50点,环比上升11.05%,二季度指数收报于152.75点,环比上扬4.27%。上半年,玉雕文化活动有序进行,在各类展会上,镇平玉雕代表团屡次获奖,展示了镇平玉雕大师在艺术创作方面的专业水平和高超的技巧。多项荣誉和佳绩进一步提升了镇平玉雕的知名度和声誉,也为镇平玉雕代表团提供了与其他玉雕行业从业者、专家学者和艺术爱好者进行交流互动的机会,助力文化创意指数持续上行。
文化活动指数不断攀升。一季度收报于136.35点,环比上升50.00%,二季度指数再次冲高,收报于181.80点,环比上升33.33%。玉雕文化指数低位上扬,与各项文化活动重启息息相关。如2月的第十二届中国玉石雕刻“陆子冈杯”精品展,3月的中国国际珠宝展,4月的2023第二届中国济源·国际白银文化博览会等。下半年备受关注的中国·南阳第十八届玉雕文化节暨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大会将如期举办,届时会再次推高文化活动指数。
品牌影响力指数显著上升。一季度指数收报于119.96点,环比上扬5.46%,二季度指数涨幅拓宽,收报于160.16点,环比上行33.51%。分析看来,玉文化活动数的增加使更多媒体关注到镇平玉雕产业,各类获奖作品也吸引众多媒体争相报道,并引起社交媒体平台上更多的讨论及分享,微博、微信新闻热度明显上升,带动品牌影响力指数稳步上扬。
(五)玉雕产业景气指数承压运行
2023年上半年,玉雕产业景气指数整体承压下行,一季度指数位于荣枯线以上运行,二季度指数回落至荣枯线下方。
图七 玉雕产业景气指数运行走势
具体来看,一季度景气指数始终处于景气区间内。1月受春节假期影响,玉雕市场活跃度降低,产业景气指数收报于117.49点,环比下滑8.37个百分点;2月随着市场全面复工,景气指数上涨至上半年峰值,收报于122.66点;3月指数仍保持在荣枯线以上,但由于市场人流量及销售量降低,玉雕产业景气指数有较为明显的下滑,指数收报于105.98点,较2月下跌16.68个百分点。
二季度,景气指数跌后上涨,但始终处于荣枯线以下。4月指数跌破荣枯线,收报于94.93点,较3月回落11.05个百分点,5月指数小幅回落,收报于94.81点,6月指数回暖至96.33点。分析看来,部分玉雕市场(玉之友)进行装修升级,未正常营业,其他玉雕市场线下销售量也有所减少。另外,伴随着玉器类直播的兴起,真玉天地等市场专注于线上销售,而线上销售的产品多为中下等品质,且退货率较高,导致商户营业额降低,产业景气指数回暖动力不足。
从产业景气细分指标来看,经营效益指数与总指数走势保持一致,行业信心指数持续下跌,规范经营指数在跌破荣枯线后再次回升至景气区间。具体运行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八 产业景气细分指数运行走势
经营效益指数整体回落。1月在春节假期影响下,玉雕市场人流量、销售利润降低,导致经营效益指数下跌至106.34点,环比下跌15.38个百分点;2月外来客商回流,各渠道销量同步上涨,助力经营效益指数上扬至117.13点,较1月上涨10.79个百分点。3-6月,玉雕产品线下销售情况不够乐观,经营效益指数持续下跌。4月,经营效益指数跌破荣枯线,收报于92.07点,环比下跌8.41个百分点;由于部分市场一直在装修升级,线下市场人流量未有显著起色,经营效益指数持续下跌,5月指数回落至88.59点;6月,经营效益指数微幅上涨到88.69点,环比上涨0.10个百分点,仍处于不景气区间内。
行业信心指数涨后下跌。1月,行业信心指数收报于128.56点,窄幅上涨0.68个百分点,2-6月,受市场经营效益不佳影响,行业信心指数持续下跌,4月指数跌至荣枯线以下,截至6月,指数收报于95.70点。上半年,玉雕市场经营效益显著下滑,商户信心受到一定打击,镇平需要坚持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良好发展因素,同时行业协会可提供培训、咨询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商户增强信心。随着新的消费市场得到开拓,商户的销售机会有望增加,进而提高行业信心。
规范经营指数跌后回暖。1-3月,规范经营指数上下波动,且始终处于景气区间内;4月,受玉器相关投诉数增加影响,规范经营指数高位回落至荣枯线以下,指数收报于93.86点,较3月下滑21.87个百分点;5-6月,根据消费者市场满意度调查结果,消费者投诉数据有所降低,带动规范经营指数回升,截至6月指数回归到荣枯线以上,收报于107.15点。通过不断加大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打击违法经营行为,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未来玉雕市场秩序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助力规范经营指数上涨。
二、指数运行情况延伸解读
(一)“玉+”战略引领,助力产业链条不断深化
近年来,镇平县坚定不移将玉雕产业发展为强县富民产业,锚定“全球玉产业消费中心”目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2023年上半年,玉雕原石、成品价格持续上涨,产业发展指数不断上升,在“玉+”战略的引领下,玉雕产业衍生出多种新型业态,产业链条持续得到深化。
“玉+互联网”助力玉雕产业开启新篇章。镇平建设打造真玉天地电商孵化基地,吸引电商企业入驻石佛寺玉雕市场,促进玉雕营销模式创新。一方面,依托阿里巴巴镇平淘宝基地、真玉天地电商孵化园等平台,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整合链接,形成市场营销、电商服务、现代金融、包装物流于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等社交媒体等进行全方位的营销,通过直播等方式展示宣传镇平玉文化、玉产品,大幅提升了玉雕行业的知名度,并吸引大量消费者购买。
“玉+文创”推动玉石产品研发创新。打造镇平珠宝玉雕文创中心,推动镇平玉文化珠宝化规模化。一是产教结合,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天津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及南阳理工学院珠宝玉雕产业学院、镇平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等艺术设计院校合作,为行业引进高端设计人才。二是从产品设计创新入手,联结故宫文创、周大生等知名珠宝企业,合作设计新品并进行展览推介,形成新的创作方向和时尚引领。三是成立高技能人才研修班,邀请业内知名工艺美术师等授课,为学员分享玉雕技艺传承要点及玉文化创作理念。
另外,镇平玉雕产业发展还开启了“玉+特色旅游”“玉+文化”“玉+智造”等多种路径。如与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合肥)研究院、如e定制等机械智能设备研发企业开展合作,打造智能雕刻装备生产线,促进产业数字化发展。同时依托中国玉雕大师创意园、天下玉源、国际玉城、真玉天地等项目园区,打造玉雕特色旅游路线,丰富产业业态。
未来,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镇平需要不懈地推进玉雕产业提档升级,通过开发更多的新型业态,来打造特色品牌,以推动玉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玉文化”底色不断突出,擦亮“玉雕之乡”金名片
镇平玉雕享誉全国,玉文化更是已有7000多年的发展史,作为“中国玉雕之乡”,镇平具有深厚的玉雕工艺魅力。2023年上半年,玉文化活动复苏,玉雕品牌影响力提升,并推动玉雕文化发展指数显著上扬,玉文化底色得到进一步突出。
一方面,玉雕文化活动复苏,代表了玉雕产业在文化传承和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镇平玉文化源远流长,以石佛寺镇为中心,带动了30万人从事玉雕和相关行业,聚集了多位优秀的玉雕非遗传承大师,亘古未断地传承,让独山玉和镇平玉雕享誉四海。玉雕大师在传承和保护传统玉雕技艺的同时,提高了公众对玉雕的认知度和理解度,从而加强对玉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而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展览、展销会、教育培训等,能够拓宽玉文化宣传渠道,全方位展示镇平玉雕的艺术魅力及创新能力,对产业形象和品牌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用玉文化带动玉产业,玉产业反哺玉文化,促进文化与产业的良性协调发展。玉文化宣传为玉雕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更多机会,并促进玉雕从业者、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整个行业的创作水平和技术能力。各类玉文化活动如玉雕展销会、艺术展览及拍卖会,可以激发人们对于玉雕产品的兴趣和购买欲望,推动玉石市场的繁荣。另外,玉文化的复苏还有助于周边旅游业发展,带动提高地方经济的活力。
综上所述,玉文化能够通过展览、讲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式,实现更好的展现和传播,进而为产业发展擦亮金名片。玉文化与玉产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些积极因素不仅为玉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起到重要的支持和带动作用,还为玉雕产业的长期繁荣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玉雕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2023年上半年,镇平玉雕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有所提升。但也面临着一系列待改善的问题,如线上销售渠道销量高,但质量参差不齐,导致退货率也高;线下渠道销量收缩,市场人流量减少。上半年商户经营效益有所回落,行业信心指数下滑,产业景气整体承压运行,下半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发力,助力产业景气回暖上升。
提升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通过加强研发和技术创新,提高玉雕产品的质量、工艺和设计水平,如将玉雕与文化传统相结合,注重创新和文化内涵的表达,以提升产品的独特性和文化价值,满足消费者的不断变化的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提升行业标准和认证,制定更加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和行业认证,推动玉雕行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增强品牌信誉及消费者的信任。
加强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管理。持续加大对玉雕行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构建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人力资源队伍。注意加强产业联盟或协会与行业内各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解决行业面临的问题,共享资源和经验,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增强品牌建设和推广力度。通过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策略,提升玉雕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投资者。可以利用广告宣传、合作推广等方式,加强线下门店品牌建设。举办艺术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利用线下展览和文化活动的机会,展示镇平玉雕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吸引更多消费者和艺术爱好者。
优化线上产品信息展示及售后服务。针对线上平台,首先加强对产品的质量控制,确保商品符合消费者的期望和标准,减少次品和不符合要求的产品流入市场;其次提供详尽准确的产品信息、清晰的图片和视频展示,以确保消费者对产品有全面的了解,减少退货的可能性。最后提供及时、专业的售后服务,解答消费者的疑问并协助解决问题,以改善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减少退货率。
提升线下实体门店体验感。改善门店的陈列和装修,提供舒适的购物环境,给消费者带来愉悦和满意的购物体验。不定时开展促销活动,如限时特价、打折优惠、赠品活动等,吸引消费者进店购买。推出产品定制和个性化服务,针对消费者需求,提供定制化的玉雕产品和个性化的服务。还需要加强行业监管和政策支持,维护线下市场秩序,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