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财经《百年百城》节目走进河南南阳,来到“中国玉雕之乡”镇平,以“一块石万世切磋琢磨 成就中华玉都南阳”为题了解南阳特色文化——玉文化。
镇平玉文化产业集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种类最“全”、人才最“多”、要素最“齐”五大特点,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本期依托镇平·中国玉雕产业指数,分析镇平玉雕原石、玉雕成品价格走势以及玉雕产业景气走势。2021年,镇平玉雕原石、成品价格指数保持高位运行,原石、成品价格整体上涨,同时玉雕产业景气指数表现较好,全年均在荣枯线以上震荡运行。
一、玉雕原石价格指数保持高位运行
2021年,玉雕原石价格指数从172.33点起步,全年指数整体偏强高位运行,至12月收报于181.96点。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一 2021年玉雕原石价格指数运行走势
2021上半年,镇平玉雕原石价格指数保持稳步上涨态势,环比涨幅不断放宽。1-2月受传统春节假期影响,玉石市场走货速度一般,加之新冠疫情带来一定冲击,原石价格比较稳定,指数环比涨幅为0.08%;3-4月传统节日过后,玉石市场逐步恢复活力,玉雕原石价格继续上行,4月指数收报于172.93点;5-6月,玉雕原石价格指数涨幅明显,究其原因,期间镇平第二届玉石原料交易会成功举办,消费者采购热情大幅提升,推动玉雕原石价格加速上行,5月、6月指数分别收报于175.95点和179.14点,环比分别上涨1.75%和1.81%。
2021下半年,镇平玉雕原石价格指数保持高位运行,环比涨幅逐步收窄。7月,海外新冠疫情形势严峻,原料进口受限,在原石供应收窄的情况下,原石价格指数继续上涨,指数收于180.21点,但随着玉雕节热度退减,指数涨幅降低,7月指数环比上涨0.60%;8月,镇平地区遭受洪涝灾害,原石市场成交不及预期,价格涨势再次降温,指数收报于180.85点;9-11月,指数延续涨势,11月原石价格指数收于全年最高点182.13点;12月,在疫情的持续冲击下,原石价格收涨转跌,指数收报于181.96点,但长期来看,在原石稀缺的大环境下,指数将继续保持在较高区间。
从各细分玉种原石价格指数来看,2021年,和田玉、独山翡翠和玛瑙原石价格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二 2021年细分玉雕原石价格指数运行走势
和田玉原石价格指数在较高位置运行。由图可知,和田玉原石价格1月从182.70点出发并且一路上行,截至11月,指数上涨至193.02点,期间累计上涨5.65%,分析看来,一是和田玉历史悠久,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其市场占有率颇高,近两年的疫情导致和田玉原石进口量缩减,指数长期处于上涨态势,整体水平偏高。二是随着玉石开采技术逐步提高,和田玉等优质玉石原料在开采力度的加大下愈渐匮乏,市场资源的减少导致和田玉越来越供不应求,价格自然不断攀升。12月,和田玉原石价格指数结束上涨,指数收报于192.87点,环比下跌0.08%。
独山玉、翡翠和玛瑙原石市场价格指数走势与和田玉原石价格指数走势基本一致,但指数水平相对较低。1月指数分别起步于134.33点、127.22点和129.77点,经历多次上涨之后,均在11月收于年度最高值144.88点、133.75点和134.90点,12月,独山玉、翡翠和玛瑙原石市场价格指数微幅下跌,指数分别收报于144.65点、133.65点和134.50点。
二、玉雕成品价格指数整体上涨
2021年,玉雕成品价格指数稳中上行,指数1月起步于154.81点,12月收报于159.58点,全年上涨4.77个百分点,整体走势持续向好。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三 2021年玉雕成品价格指数运行走势
2021年上半年,玉雕成品价格指数持续上行。1-4月,玉雕成品价格指数从154.81点上涨至155.21点,累计上涨0.26%,5、6月成品价格指数环比涨幅较1-4月明显增加,分别为0.73%和0.87%,指数收报于156.35点和157.70点,分析看来,推动成品价格涨幅加快的主要原因是南阳第十七届玉雕文化节的举办,玉雕文化节期间,市场需求增加,拉动市场交易活跃度上行,成品价格涨幅快速上行。
2021年下半年,玉雕成品价格指数延续涨势。7月成品价格指数收报于158.22点,环比涨幅较5、6月份明显收窄,原因与原石市场类似,8-11月,成品价格指数涨幅持续收窄,主要是受到洪涝灾害以及疫情反复影响所致,11月指数收于全年最高159.88点,12月价格指数拐头向下,指数收报于159.58点。
从细分玉种成品价格指数来看,2021年,和田玉、独山玉、翡翠和玛瑙成品价格指数走势一致。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四 2021年细分玉雕成品价格指数运行走势
与和田玉原石价格市场指数运行走势类似,和田玉成品价格指数同样保持高位上涨运行态势。和田玉成品价格指数1月从185.99点起步,12月收报于191.81点,较1月上涨3.13%,带动玉雕成品价格总指数上涨2.62个百分点,是影响玉雕成品价格指数上涨的主要原因。从和田玉上游原料端来看,我国玉雕市场原石多依赖于进口,随着各国限制玉石开采量与出口量,和田玉原料市场供需差距进一步加大,推动原料价格普涨,成品价格随之上行。
独山玉、翡翠和玛瑙成品价格指数稳中有升。1月指数分别收报于124.12点、112.29点和114.98点,12月指数较1月分别上涨4.47%、2.82%和2.40%,与和田玉相比,独山玉、翡翠和玛瑙对玉雕成品价格指数影响相对较小,累计带动玉雕成品价格指数上行2.15个百分点。
三、玉雕景气指数震荡运行
2021年,玉雕产业景气指数冲高回落,整体运行在荣枯线以上。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五 2021年玉雕产业景气指数运行趋势图
2021上半年,玉雕产业景气指数高位回落。1月指数起步于120.51点,高于荣枯线20.51个百分点,2月伴随春节的到来,景气值稍有回落,节后随着市场经营活动的逐步恢复,市场景气指数迅速回暖,4月末,镇平玉雕文化节的举办加快市场交易速度,推动景气指数进一步上涨,5月景气指数收报于147.79点,超过荣枯线47.79个百分点,6月随着玉雕节热度下降,市场景气指数震荡回落,收于112.97点。
2021下半年,景气指数运行较上半年整体偏弱。如图所示,7月景气指数再次下滑,收报于108.26点,随后景气指数整体呈窄幅震荡运行趋势,截至12月指数收报于108.96点。分析看来,7-8月,镇平连降大暴雨,又有局部疫情反复,多种不利因素叠加之下,玉雕市场短暂休市,市场人流量、交易量同步下滑,导致景气指数小幅下跌,9-10月,各种不利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消退,同时“金九银十”市场走旺,国内市场消费信心集体回暖,景气值开始回升,后在较小范围内波动运行。
从细分来看,经营效益指数、行业信心指数先涨后跌,规范经营指数缓慢上行。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六 2021年玉雕细分景气指数运行走势
经营效益指数1月起步于99.29点,2月受春节与疫情影响,玉器销量下滑,指数短期内有所下跌,3月随着节后市场复苏,指数开始波动上涨,截至5月,经营效益指数收报于163.20点,高于荣枯线63.20个百分点。2021年6-12月,经营效益指数开始走跌并且一度跌破荣枯线,12月指数收报于83.82点,分析看来,6月玉雕节带来的巨大流量效应减弱,导致指数震荡回落,后期主要受洪灾和疫情不利影响,下半年指数整体表现不佳。
与经营效益指数相似,行业信心指数同样呈先涨后跌的总运行趋势。1-5月,行业信心指数一路上行,指数从141.37点上涨至181.87点,受经营效益指数下滑影响,6月行业信心指数收涨回落,并维持缓慢下滑的运行态势,12月指数收报于138.44点,较1月有小幅下跌,相较于经营效益指数,行业信心指数水平较高且一直位于荣枯线以上,可以看出,在镇平县坚持打造玉文化产业链多项计划实施之下,行业信心得到了重要支撑。
规范经营指数跌后上涨。规范经营指数起步于100.00点,5月跌破荣枯线,指数收报于93.18点,截至8月,指数一直在荣枯线以下波动,在镇平县多项整治市场有力措施实施之下,玉雕产业规范程度有所改善,9月起指数开始缓慢上涨,并在12月时收报于113.00点,高于荣枯线13.00个百分点。
根据市场经营类型,景气指数可分为原石市场景气指数和成品市场景气指数,2021年,两种市场景气指数运行走势基本一致。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七 2021年原石、成品市场景气指数运行走势
2021年1-5月,玉雕原石和成品市场景气走势先跌后涨。由图可知,玉雕原石、成品市场1月景气指数分别起步于125.03点和118.63点,并在2月同时下跌,在经历连续三个月上涨之后,指数均达到年度最高点,5月指数分别收报于175.00点和171.63点;6-12月,原石市场、成品市场景气值持续下行,12月指数分别收报于100.89点和104.84点,接近荣枯线并且有跌破100.00点的趋势,分析看来,下半年原石、成品价格增速下降甚至负增长,加上疫情防控期间,不时需要休市,致使销量有所下滑,原石市场、成品市场经营利润下降,导致市场景气指数不断下跌。
根据玉种不同,将景气指数分为和田玉、独山玉、翡翠和玛瑙景气市场,2021年,各细分玉石市场景气指数走势大同小异。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八 2021年细分玉石市场景气指数运行走势
2021年1-5月,和田玉、玛瑙市场景气指数跌后上行,分别在5月收于年度最高点,之后开始下跌;独山玉、翡翠市场景气指数连续上涨,5月指数分别收报于166.94点和172.30点。5月以后,各细分玉种市场景气指数呈现连月下滑趋势,并逐渐靠近荣枯线,以和田玉市场来看,和田籽料等多个名玉矿场不断关闭,叠加疫情之下和田玉进口受限,市场供给量逐步降低,和田玉价格涨势惊人,高端和田玉料更是“奇货可居”,在原石供给缺口大,且“原石比成品贵”的形势下,和田玉市场景气指数不断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