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数解读
1.模具价格指数涨势暂停
据“黄岩·中国模具指数”信息系统监测,2025年10月,模具市场行情有所回落,注塑模具价格指数涨势暂停,收于109.10点,环比下跌0.53%,持续多期的上涨趋势中断,反映出市场供需关系步入调整期。细分来看,内外销市场价格指数同步走跌,价格指数分别收于118.88点和102.59点,环比跌幅分别为0.78%和0.33%。
图1 注塑模具及其细分价格指数走势
2.原材料价格指数跌势延续
2025年10月,模具原材料价格指数继续下滑,收于128.38点,环比下跌0.64%。细分来看,进口塑料模具钢和国产塑料模具钢价格指数表现为“一平一跌”。
图2 原材料及其细分价格指数走势
二、行情分析
1.成本端:原材料价格下行,成本压力略有缓解
10月,模具原材料价格指数继续下滑至128.38点,环比跌幅0.64%,显示成本端压力有所缓解,这一变化主要受国产塑料模具钢价格下跌影响,进口塑料模具钢价格依旧保持稳定。原材料价格的下行趋势,一方面与国内钢铁行业整体产能释放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模具行业需求端的减弱传导至上游原材料市场。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原材料价格有所下降,但模具企业的综合成本压力依然存在,环保改造成本、能源价格波动以及劳动力成本的刚性上涨等因素,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企业利润空间的改善。
2.需求端:内外需同步放缓,市场进入调整期
10月,模具价格指数涨势暂停,内外销市场价格指数同步走跌,反映出需求端出现明显放缓迹象。这一变化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一是季节性因素:尽管传统上“金九银十”是制造业旺季,但今年受前期订单集中释放后的阶段性调整影响,旺季需求表现不及预期。二是下游行业调整: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电子作为模具需求的两大引擎,面临阶段性调整。新能源汽车市场经过前期高速增长后,部分企业进入库存优化期,而消费电子领域的产品迭代周期尚未完全启动,导致相关模具需求增长放缓。三是外销市场压力:外销市场价格指数运行水平一直偏低,反映出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及国际贸易摩擦带来的持续影响,海外需求复苏乏力成为制约模具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
3.市场信心:短期承压,长期仍具韧性
10月,模具景气指数及其细分指标的走势变化反映出当前企业订单和生产活动有所放缓,短期经营面临一定压力,但企业对行业长期发展前景依然持有信心。分析来看,企业的信心主要源于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长期看好,以及对高端模具市场进口替代机遇的把握,因此更倾向于将当前市场调整视为短期现象,而非长期趋势的逆转。
三、行情展望
展望四季度,模具市场或将继续处于调整阶段,但下行空间有限。一方面,随着年底临近,下游企业开始为明年年初的生产做准备,加之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电子领域的长期增长趋势未变,新技术应用和产品迭代将带动相关模具需求恢复增长;另一方面,原材料价格预计将保持相对稳定或小幅波动,为模具企业提供一定的成本缓冲。
总体而言,模具行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未发生根本变化,企业应抓住当前市场调整期,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升产品附加值,为下一轮增长周期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