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概览:
1.水晶原材料价格指数波动下降;成本支撑减弱,水晶产品价格指数稳中有降。
2.产业持续复苏发展,浦江水晶产业景气指数整体呈上行走势,景气度改善。
市场形势:
1.浦江水晶产业涵盖广泛,主导产品烫钻、水晶灯饰配件、工艺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高,各产业链环节技术升级、产业整合、市场拓展趋势明显,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受益于全球对我国玻璃制品需求的增加及浙江省玻璃制品产业的提升发展,2024年1至9月,包含浦江水晶玻璃制品在内的浙江玻璃制品出口金额快速增长。
对策建议:
1.发展新质生产力:应加大研发投入、培养专业人才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推动产品质量与技术含量的双重提升。
2.打造水晶品牌:应重视品牌建设,结合技术创新与市场营销,打造有竞争力的浦江水晶品牌,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3.扩展国内外市场:加强国际贸易合作,积极参加国际展会,强化新兴市场研究,提升产品竞争力,提供定制化服务,以拓展国内外市场并取得更大成功。
上篇 浦江·水晶产业指数解析
一、2024年三季度指数运行情况
(一)水晶产品价格指数稳中有降
2024年三季度,浦江水晶产品价格指数稳中微降,截至9月,指数收于99.02点,三季度,指数微幅下降0.02个百分点。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图一 近半年浦江水晶产品价格指数运行走势
具体来看,7月,浦江水晶产品价格指数为99.04点,环比微跌0.02个百分点;8月指数持平运行;9月指数下降至99.02点,环比再次微跌0.02个百分点。究其原因:一方面,三季度上游供应商和原材料价格的稳定性较高,为水晶产品价格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浦江水晶市场需求相对稳定,且下游市场及其消费者对水晶产品的价格敏感度较高,因此,三季度,水晶产品价格指数波动较小。
水晶产品包含水晶饰品配件、水晶灯用品、水晶装潢材料、水晶工艺品及水晶日用品五类细分水晶产品。2024年三季度,浦江水晶各细分产品价格指数呈“三平二降”走势,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表1浦江水晶细分产品价格指数情况
单位:%
1、水晶工艺品、水晶饰品配件价格指数微幅下降
三季度,水晶工艺品价格指数“先跌后平”。7月,水晶工艺品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01个百分点,收于97.60点;8至9月,指数在97.60点稳定运行。
水晶饰品配件价格指数“先平后降”。水晶饰品配件销售以走量为主,7至8月,水晶饰品配件市场供需平衡,对应价格指数均为89.00点;9月指数环比下降0.08个百分点,收于88.92点。
2、水晶日用品、水晶灯用品、水晶装潢材料价格指数稳定运行
2024年三季度,水晶日用品价格指数在108.29点稳定运行。浦江水晶企业生产的水晶日用品,既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性价比,也注重产品的质量,因此,市场供需状况相对稳定,7至9月,对应的价格指数平稳运行。
水晶灯用品和装潢材料作为高端装饰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的成熟度和稳定性相对较高。三季度,水晶灯用品和装潢材料价格指数呈平稳运行的态势,三季度指数分别为95.01点、109.64点。
(二)水晶原材料价格指数波动下降
2024年三季度,水晶原材料价格指数“先涨后跌”,波动下降,于三季度末走低,具体走势情况如下所示:
图二 近半年水晶原材料价格指数运行走势
三季度,玻璃期货和现货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影响水晶原材料价格指数同步波动下行。7至8月,水晶原材料价格指数均收于103.32点,9月,指数下降至102.94点。细分产品中,水晶块料、其他水晶原料价格指数平稳运行,三季度指数分别收报于108.95点、100.00点;玻璃棒料价格指数7至8月为99.35点,9月,玻璃棒料价格指数稍有下降,最终收报于98.41点。
(三)水晶产业景气指数有待提升
2024年三季度,浦江水晶产业景气指数虽始终位于不景气区间,但7月指数触底后,呈持续上行走势,表明产业持续复苏发展,具体走势情况如下所示:
图三 近半年水晶产业景气指数走势
7月,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企业生产和销售同步缩减,产业景气指数在荣枯线下方探底运行,收于90.95点;8月,随着市场需求逐步复苏,产业景气指数稍有增长,环比上涨2.74个百分点,为93.69点;9月,季节性旺季和“双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扩需求政策效果继续显现,制造业市场需求整体趋稳运行,带动浦江水晶市场回暖,产业景气指数持续反弹,环比增长3.81个百分点,最终收报于97.50点。
1、经营类景气指数稍有复苏
2024年三季度,水晶产业经营类景气指数虽始终在荣枯线下方,但在7月探底后,持续上行,截至9月,指数收报于98.13点,为近半年最高点。
图四 近半年水晶产业经营类景气指数走势
2024年7至9月,经营类景气指数“先降后升”。7月,企业经营活动放缓,企业产值、销售额、订货量及盈利状况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滑,经营类景气指数环比下降2.72个百分点,收报92.18点。8月,随着企业产值、销售额、订货量以及用电量逐步回升,经营类景气指数也开始反弹,8月指数增长至94.39点。9月,下游订单延续增长势头,经营类景气指数快速上涨至98.13点,且涨幅有所扩大。
2、信心类景气指数稳中上行
2024年三季度,水晶产业信心类景气指数小幅下滑后持续上升,截至9月,指数收报于96.03点,为近半年最高点。
图五 近半年水晶产业信心类景气指数走势
2024年三季度,从业者对浦江水晶产业发展信心呈修复运行态势。7月,受销售信心、市场需求信心及景气度信心指数同步下滑影响,信心类景气指数环比下降1.19个百分点,为88.10点。8月,销售信心、市场需求信心及景气度信心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修复,促使信心类景气指数反弹至92.07点。9月,随着市场经营状况好转,销售信心、市场需求信心及景气度信心指数反弹势头更加强劲,促使信心类景气指数增长3.96个百分点,收报于96.03点,达近半年的最高点。
二、2024年三季度指数运行特点
(一)成本降低,价格指数有所下降
作为国内水晶制造和出口的重要基地,浦江水晶产业一直以其高品质、低成本和优质服务而闻名。然而,2024年以来,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外部环境变乱交织,风险挑战增多,国内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的关键阶段,周期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相互交织,调整的阵痛正在释放。受宏观经济影响,需求不足,水晶原材料价格波动下行。原材料价格下降,下游成本支撑不足,2024年三季度,浦江水晶产业被动让利,水晶产品价格指数同步小幅下滑。
图六 2024年浦江水晶原材料、产品价格指数走势
7至8月,水晶原材料价格指数在相对高位,但下游需求稍有不足,水晶原材料价格指数短暂上涨后,加速下跌。9月,水晶原材料、水晶产品价格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下跌。三季度,水晶原料、产品价格整体下跌,与上游大宗商品玻璃价格下行有一定的关系。
图七 2015年来现货玻璃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生意社]
据了解,三季度,受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的玻璃用量占比约为75%)低迷影响,玻璃行业需求不足,期货、现货玻璃价格大幅下滑,玻璃库存增加,价格下跌,部分玻璃原料生产企业陷入亏损。目前,玻璃生产线数量从259条减至235条,表明行业面临挑战。预计未来几个月,玻璃价格将在底部徘徊。玻璃价格持续下降背景下,成本降低,水晶原料、产品价格同步下降。
(二)预期向好,景气指数稍有反弹
浦江水晶产业作为制造业细分领域,其景气状况受整体制造业环境影响。2024年来,浦江水晶产业景气指数与制造业PMI指数(小型企业)在整体趋势上呈一定的相似性。面对经济压力和挑战,浦江水晶产业景气指数始终未突破荣枯线,但值得关注的是,产业景气指数持续修复,8月开始,浦江水晶产业景气指数就“止降转升”进入上行通道,而制造业PMI指数(小型企业)9月才开始有所增长。
图八 2023年来小型制造业PMI指数和水晶产业景气指数走势
三季度,制造业PMI指数(小型企业)与浦江水晶产业景气指数均在荣枯线下方,但整体均呈边际回升走势。这主要归因于9月下旬,中央政治局重要会议召开,加快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极大地增强了市场信心,激发了市场活力,促使制造业PMI指数(小型企业)加速增长。在此背景下,浦江水晶产业景气指数持续回升向好发展。
水晶产业景气指数回升对于产业内各企业具有积极的信号意义,表明水晶市场需求有所改善,但产业仍处于恢复阶段,尚未完全摆脱困境。未来,水晶企业仍需要加大新质生产力的投入力度,提高生产效率,加强市场拓展,以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只有把握好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浦江水晶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一)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围绕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打造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制造”品牌。围绕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要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要支持平台企业在促进创新、增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要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等。
在此背景下,浦江水晶企业应朝着提升产品质量与技术含量的方向,一是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二是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培养水晶产业相关的专业人才,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三是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国际标准和国内法规,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二)打造水晶品牌
品牌建设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不仅是企业的身份标识,更是提升市场份额、塑造良好商誉的关键。通过品牌建设,能够增强产品的社会认知度,培养客户忠诚度,进而提升整体竞争力。要打造品牌,浦江水晶企业首先应强化品牌意识,注重产品设计与包装,树立品牌导向,提高产品识别度。其次,注重品牌宣传与市场营销,结合过硬的产品实力与恰当的宣传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开展多样化的营销活动,扩大品牌影响力。
施华洛世奇凭借卓越的工艺技术、创意设计、现代营销策略及家族化系列产品,成为全球水晶行业的领军品牌。其成功不仅在于硬实力的支撑,更在于强大的品牌宣传与营销能力。浦江水晶产业可借鉴施华洛世奇成功案例,从中汲取经验,注重产品质量与技术创新,同时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总之,浦江水晶产业应重视品牌建设,将硬实力与软实力相结合。通过强化品牌意识、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注重品牌宣传与市场营销、借鉴成功案例等措施,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水晶品牌,实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拓展国内外市场
浦江水晶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为了进一步提升出口业绩,浦江水晶企业应充分利用其出口优势,加强与美国、印度、阿联酋等现有贸易伙伴的合作关系,巩固市场地位,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产品种类,以适应市场需求。在保持传统市场稳定的同时,还应积极开拓新兴市场,积极寻求与国际市场的合作机会,并拓展多元化的出口渠道,例如东南亚、中亚、非洲、拉美等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增长迅速,消费潜力巨大,是水晶产品国际市场的重要增长点。
其次,参加国内外展会和博览会,提升浦江水晶产品的国际知名度、拓展国际市场。定期参与国内外知名的水晶玻璃产业博览会,如中国(浦江)水晶玻璃产业博览会等,展示浦江水晶产品的独特魅力和创新技术,吸引国际采购商和合作伙伴。利用广交会、上海进博会等国际性展会平台,展示浦江水晶产品的多样性和高品质,拓宽国际视野,寻找新的合作机会。
综上所述,浦江水晶产业在拓展国内外市场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出口优势,深化国际贸易合作;积极参加国内外展会和博览会,提升国际知名度,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浦江水晶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下篇 水晶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一、水晶产业链发展分析
“永康一只炉,义乌一只鼓,东阳一把刀,浦江一串珠”,浦江水晶玻璃行业从一串珠起步,到水晶灯饰,再发展到水晶玻璃工艺品,四十余年来,水晶行业规模越来越大,市场地位越来越稳固,2003年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水晶玻璃之都”的美称。浦江水晶产业涉及面广,产品包含灯饰挂件、灯具、工艺品、饰品、日用品、建筑装潢材料、钻类饰品(烫钻)、汽车配件等八大系列上万种。产品覆盖国内各大中城市,远销世界各地。浦江现已形成产品设计、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研发,线上线下贸易销售平台共存的完整产业链,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水晶玻璃之都”。浦江水晶产业主导产品为烫钻、水晶灯饰配件、工艺品,近年来,这三类主导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分别达60%、70%、70%。浦江水晶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产业、中游产业和下游产业三个环节,涉及多个领域:
图九 水晶产业链布局
上游主要涉及水晶原材料的供应和生产,包括各种玻璃/水晶原材料的采购、运输、初步加工和制备。
中游是浦江水晶产业链的核心部分,主要涉水晶产品的设计、生产和制造环节。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设计出具有独特风格和高品质的水晶灯饰配件。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确保产品的精度和品质。生产过程包括切割、电镀、打磨、组装等多个步骤。这些步骤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产业链中游包括加工设备—切割机、打磨机等的生产和制造。
下游主要涉及水晶产品的应用和销售环节。销售环节主要通过各种销售渠道和营销策略,将产品送达消费者手中。服务环节则包括产品的售后服务和维修保养等,以确保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这些环节对于水晶产品的推广和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图十 水晶产业链发展路径选择
技术升级:随着科技进步,水晶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也在不断升级。例如,更加先进的生产设备、更加环保的生产工艺等,这些都将推动水晶产业链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产业整合: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整合趋势也在加强。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实现产业链的优化配置和协同发展,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市场拓展:水晶产业链各环节正不断拓展市场。一方面,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拓展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网络来扩大市场份额。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拓展,浦江水晶产业链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水晶产品进出口分析
2024年1至9月,我国共出口各类玻璃制品金额为82.53亿美元,同比增加4.03%,约占进出口总额的96.30%;我国共进口各类玻璃制品金额为3.17亿美元,同比减少2.83%。我国玻璃制品以出口为主,随着我国玻璃制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全球市场对我国玻璃制品的需求稳步增加,促使2024年1至9月期间出口金额稳步增长。
表2 2024年1至9月我国各类玻璃类制品进出口额统计[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单位:美元
我国玻璃制品的出口贸易伙伴呈现多元化特点,但美国是最大的出口市场。2024年1至9月期间,我国出口至美国的玻璃制品金额达13.62亿美元,远超第二名印度的5.92亿美元。
图十一 2024年1至9月玻璃制品出口金额前十名情况
数据显示,美国市场对我国玻璃制品的需求遥遥领先,是我国玻璃制品出口的重要目的国。2024年1至9月,浙江省出口到美国的各类玻璃制品总额为2.67亿元。
2024年1至9月,浙江省共出口各类玻璃制品金额为30.22亿美元,同比增加14.93%,浙江省作为我国玻璃制品的重要生产和出口基地,其玻璃制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出口金额的增加表明浙江省玻璃制品产业的竞争力和市场认可度在不断提升。近年来,浙江省的玻璃制品产业正在转型升级,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满足国内外市场的更高需求。2024年1至9月,浙江省共进口各类玻璃制品金额为3858.48万美元,同比增加23.28%,进口金额增加,主要是因为浙江省玻璃制品市场对高质量原料、先进技术和产品的需求有所提升。
表3 2024年1至9月浙江省各类玻璃类制品进出口额统计
单位:美元
从产品类别来看,浙江省玻璃制品出口具有广泛性和丰富性,包括玻璃珠、玻璃杯、玻璃饰品等。其中,出口至美国的玻璃制品以玻璃日用品为主,出口到印度、阿联酋等国的则以烫钻等小件玻璃产品为主。
图十二 2024年1至9月浙江省玻璃制品出口金额前十名情况
浦江县玻璃制品尤其是水晶制品的市场份额比重大,作为浦江最为特色的产品,从浦江出口的水晶占全国60%,也正因为如此,“浙江省水晶工艺制品协会”坐落于浦江。
三、浦江水晶产业发展现状
2013年,浦江县打响了全省“五水共治”第一枪,为水晶产业转型发展,走出了一条新的道路。2016年,浦江县政府总投资20亿元建成四个水晶产业集聚园区,形成了产品种类齐全,原辅材料供应、产品生产、销售和生产装备制造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浦江县成为全国最大的水晶生产基地,水晶工艺品、饰品配件销量占全球市场的85%以上。
近年来,浦江水晶产业迎来了新的活力,新注册的市场主体呈现多样化特征,不仅丰富了产业生态,更为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一)浦江水晶市场主体多样
在天眼查平台搜索“水晶”,得到2022年至2024年9月期间,全国有“水晶”类新注册企业28700余条。近年来,浦江县水晶企业数量为2610家,在全国排第二,远超第三名湖南省芙蓉区1167家。
图十三 2022年至2024年9月新注册企业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于天眼查平台]
江苏省东海县以3437家新注册水晶类企业位居榜首。东海水晶加工的原料主要为水晶矿石,产品主要为水晶工艺品。东海县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境内蕴藏着37种地下矿藏,包含水晶、石英、金红石、蛇纹石、蓝晶石、蛭石等29种非金属矿藏具有工业开采价值。东海水晶产品以雕刻工艺为主。
与东海县相比,浦江水晶产业的生产线、产品更丰富,工艺品只是“浦江水晶”的一个分支。水晶是浦江的传统产业,浦江水晶起步于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历经40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产品种类齐全、原辅材料供应、产品生产、销售和生产装备制造等较为完善的一大产业,主要产品有灯饰挂件、钻类饰品、工艺品等1000余种。浦江水晶按产品性质和用途不同,大致可分为灯饰挂件、灯具、工艺品、饰品、日用品、建筑装潢材料、钻类饰品(烫钻)、汽车配件等八大系列。目前,主导产品为烫钻、水晶灯饰配件、工艺品三大类。
此外,浦江水晶产业的市场主体类型也更为多样,这主要得益于浦江水晶产业的整治。浦江水晶产业在整治前,与其他区域一样,市场主体以家庭作坊型个体工商户为主,且数量一度达到2.1万余家,分散在浦江县各个乡镇街道。经过改造升级后,浦江水晶产业集中度和发展质量均得到有效提升。近年来,浦江县委县政府全力推动水晶产业发展,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随着当地营商环境的不断改善,浦江水晶产业“老树发新芽”,茁壮成长。2023年全国第五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浦江有水晶工业企业530家,其中,规上工业水晶企业增加至94家。近年来,浦江水晶企业数量持续增加,天眼查数据显示,2022至2023年浦江县分别新增水晶企业1030家、907家,2024年1至9月,浦江县新增水晶企业657家。
图十四 2022年至2024年9月浦江县新注册水晶企业门类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天眼查,其中2014年数据为1至9月累计值,其余年份为1至12月累计值,下同。]
新注册的水晶企业中,一半以上为制造业门类,其余分布在批发和零售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门类。从注册数量情况看,总体呈生产制造主体减少、批发零售主体增加趋势。
按照企业规模分,新注册水晶企业以小、微型企业为主,中、大型企业只占小部分。首先是因为小、微型企业规模小,运营灵活,企业能够以较小的资本投入迅速启动业务,并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因此,小、微型企业数量占比较高。其次,小、微型企业由于规模较小,更容易实现水晶产品线的灵活调整和创新,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这种灵活性和创新性使得小、微型企业在水晶行业中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此外,浦江当地政策环境的优化也为小、微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近年来,浦江县委及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措施,包括税收优惠、资金扶持、创业指导等。这些政策的实施降低了小、微型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了其市场竞争力,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创业者投身于水晶行业。
随着浦江水晶产业的市场主体数量不断积累,浦江水晶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经营情况持续向好。2023年,浦江县水晶产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6.5%,其中,水晶园区总产值同比增长30.2%。规上水晶企业总产值为39.7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水晶园区规上企业总产值为33.27亿元,同比增长20.5%。规上水晶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实现1.14亿元,同比增长34.3%,企业效益提高明显。
浦江水晶产业的富民效应也极其显著。2023年,浦江水晶从业人员总数达4.2万人,其中,直接从事水晶产业的工作人员约有2万人,从事水晶配套产业的工作人员有2.2万人,这些从业人员的人均年收入9.5万元以上,从业人员工资总额接近40亿元,其中,超过50%的收入通过日常的衣食住行等开支在浦江进行消费,拉动周边地区服务业收入达到20亿元以上。可以看出,水晶产业的发展不仅解决了从业,也带动了相关消费行业,实现产业富民效应,为浦江县的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在水晶产业的积极带动下,近年来,浦江县GDP持续快速增长。
图十五 2000年以来浦江县GDP走势[ 数据来源:浦江县第二产业、第三产业GDP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浦江县GDP来自浙江统计年鉴]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以前,浦江县GDP增长主要靠第二产业拉动;2019年之后,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作用持续增大,且这一趋势有望延续。
(二)水晶产业创新成效显著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而知识产权便是技术创新的法律保障。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与企业的积极投入,近年来,浦江水晶产业创新势头强劲,科技创新成果“突飞猛进”。
近年来,浦江水晶产业科技创新成果快速增长,2024年1至9月,浦江水晶产业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分别为138、465、574件,各项专利累计达1177件,已超2023年全年水平,凸显了浦江水晶产业在设计以及实用性方面的创新与进步。
图十六 2015年以来浦江水晶企业专利数据统计走势
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浦江县通过不断加大科研投入,促进水晶产业技术快速进步,带动产业链升级。截至目前,浦江有2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企业,3家企业被评选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8家被认定为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它们在行业内起到标杆和引领作用。2023年,水晶产业在研发上的投入达1.69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6.6%,用电量总计达到3.17亿千瓦时,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长11.6%,产值同比增长20.5%,比用电量的增速高8.9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郑晓东,楼成龙. 突破瓶颈,迈向新征程[J]. 浙江经济,2024(6):80,封3. DOI:10.3969/j.issn.1005-1635.2024.06.040.],表明水晶产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效率有所提升,投入产出比更为合理。
总之,浦江水晶产业不仅注重设计方面的创新(外观专利),还重视实用性方面的创新(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这种双管齐下的创新策略不仅有助于提升浦江水晶产业的技术水平,也有利于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