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内蒙古现代煤化工价格指数的运行监测发现,自进入三季度以来,煤化工系列产品价格大都表现为震荡上扬。夏季来临,煤炭需求量与日俱增,原材料紧缺,且在双控政策的持续施压下,煤炭更是“以稀为贵”,各煤制产品成本端承压,价格水涨船高。细分品类中,七大类产品运行各有其特点。总体而言,煤化工行业三季度生产经营持续恢复向好,市场供需良性增长,价格指数连续高位攀升。
一、内蒙古现代煤化工七大类指数运行解析
2021年三季度,内蒙煤制天然气产品价格指数总体呈现上扬趋势,上涨幅度较大,指数均位于较高区间运行。指数具体运行如下:
图1 煤制天然气2021年三季度价格指数走势图
环顾2021年三季度,煤制天然气价格指数有较大幅度增长。7-9月,价格指数自112.84点上涨至179.95点,三季度指数涨幅高达59.47%。价格指数主要涨幅集中在7-8月期间。
分析来看,受七一期间环保限产以及内蒙古地区“限电”政策的双重因素影响,煤制天然气生产受限,与此同时,国际天然气价格上涨,影响整体天然气产品价格走高,煤制天然气也随之同步波动。截至8月初,指数收报145.71点,较7月初上涨29.13%。随后,国内部分地区疫情出现反弹,对煤制天然气需求有所下滑,但煤价一路飙升,煤制天然气成本端承压,价格继续上扬,叠加下游企业陆续开始补库,市场需求量小幅提升,推动价格指数稳定高位。
(二)煤制高温煤焦油价格震荡上行
2021年三季度,内蒙古煤制高温煤焦油产品价格指数基本呈上涨趋势。从7月初的136.65点运行到 9月底147.40 点,上涨7.87%。
图2 煤制高温煤焦油2021年三季度价格指数走势图
三季度来,同样受限产的影响,煤制高温煤焦油市场整体供应量趋紧,进入8月,虽部分焦企利润得到修复,开工率环比提升,但整体开工率依旧不高,企业库存仍多保持低位,供应不足是价格上涨最主要的因素。截止8月底,指数收报142.53点,较7月初上涨4.30%。
9月初,下游工厂高位接货能力有限,煤制高温煤焦油市场暂时进入僵持局面,指数小幅回落。不过,中秋和国庆双节有存备货需求,而且部分下游产品价格小幅上涨,市场存利好支撑,高温煤焦油价格回暖。
2021年三季度,内蒙古煤制PE价格指数存在窄幅波动,整体涨幅为11.60%。
图3 煤制PE 2021年三季度价格指数走势图
7月,内蒙古煤制PE价格指数走高。分析来看,主要原因有二,一为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煤制PE成本端受强劲支撑;二为7月检修季的来临,多个企业进行全密度装置检修,市场总体供应量减少。截止7月底,指数收报115.26点,较7月初微涨2.03%。
8月,内蒙古煤制PE价格指数涨跌互现。月初因台风登陆和下游部分工厂停工停产,煤制PE需求端较为疲软,价格指数结束7月的涨势发生小幅回落,指数收报于114.63点。双节的到来,包装膜需求提升,农业高端日光膜需求好转,工业依旧保持刚需,煤制PE价格指数在短期内进一步上移。
2021年三季度,内蒙古煤制PP价格指数以小幅下跌为主,整体走势较为平稳,指数在100点关口徘徊。截至9月底,指数收报104.33点,较7月初上涨4.24%。
图4 煤制PP2021年三季度价格指数走势图
从整个三季度来看,煤制PP价格指数均维持偏弱走势。煤制PP产业链下游多数产品需求不佳,成交积极性不高,煤制PP行情上涨动力不足,价格以盘整为主。除8月下旬,价格指数微有上涨外,其余时间段均为下跌。
进入金九,传统销售旺季的到来,并没有给煤制PP市场带来多少改观。行业下游订单虽有好转迹象,但相比于往年旺季水平仍略显不足。塑编行业主要以中秋国庆订单为主,其余新订单跟进不稳定,下游企业对原材料仍持谨慎购买态度。但9月以来,煤制PP价格指数略有走高,原为煤炭价格高企,成本面受强劲支撑,助推煤制PP市场涨势。
2021年三季度,到7月中旬,内蒙古煤制甲醇价格指数微幅下跌,7月下旬至9月底持续上行三季度指数最终收于159.25点,较7月下旬上涨30.17%。
图5 煤制甲醇2021年三季度价格指数走势图
截至7月中旬,内蒙古煤制甲醇价格指数收报119.09点,较7月初的120.16点下跌0.89%。7月上半月,煤制甲醇市场下游接货积极性不高,但主产地企业库存也有减少,利好利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煤制甲醇跌幅并不明显。后期,内蒙古煤制甲醇价格指数逐步上涨,特别是进入9月之后,上涨幅度有所增大,究其根本,归因于煤炭价格连续上涨,伴随部分煤制甲醇企业进行利润修复,共同支撑煤制甲醇价格上涨。三季度末,能耗双控政策的发布,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煤制甲醇指数上扬。
2021年三季度,内蒙古煤制合成氨指数出现阶段性特征。7月至8月上旬,指数高位运行,稳中有进,8月中旬指数收报164.48点,较7月初上涨7.05%,创三季度新高。8月下旬则出现拐点,指数由涨转跌,一路下行至9月上旬的138.98点。9月中旬跌后回暖,微幅上涨,截止9月底,指数收报150.03点。
图6 煤制合成氨2021年三季度价格指数走势图
三季度初期,内蒙古煤制合成氨指数持续上调。国内部分主产地地区因暴雨影响,交通不便,运输难度较大,由此利好周边市场,区域供应不足,煤制合成氨市场受货紧支撑价格上涨,上行趋势一直延续至8月上旬。进入8月下旬,煤制合成氨下游产品行情多以走弱为主,多数企业压低接货价格,外加局部地区接受环保检查,有效需求减少,指数回落。9月中旬,下行趋势有所回转,成交气氛逐渐回暖。
2021年3季度,内蒙古煤制尿素价格指数与煤制合成氨指数基本同步波动。8月初指数收报133.54点,比7月初上涨3.24%。步入8月,指数调头下行,9月中旬价格止跌回升,恢复上升趋势,收报于130.60点。
图7 煤制尿素2021年三季度价格指数走势图
三季度初,国内煤制尿素库存相对较低,国际尿素价格居高不下,存在出口需求,从而推涨煤制尿素价格。7月底,国家发改委“重拳出击”,约谈提醒重点化肥企业,要求各企业不得囤积居奇、哄抬价格,外加8月份是尿素传统需求淡季,厂家新单跟进不理想,降价吸单,均给煤制尿素价格带来消极影响。但进入9月后,国际方面印度尿素新一轮招标再次公布,导致国内出口预期增加,尿素便开始蠢蠢欲动,供需再次变得紧张起来。
二、2021年三季度煤化工七大类指数深度解析
2021年以来,我国煤炭消费快速增长,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2021年上半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通报》显示,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19.5亿吨,同比增长6.4%。
进入三季度,盛夏来临,高温天气使得煤炭需求显著增加,无烟煤、焦煤、焦炭组成的“煤炭三兄弟”整体开启价格连涨模式,煤炭价格持续刷新历史新高,伴随着煤炭价格的上涨,煤化工系列产品“趁机而上”,纷纷搭乘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顺风车,价格均呈现不同幅度的上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整理所得
图8 三大煤炭种类2021年三季度价格走势图(单位:元/吨)
从上图可知,进入9月以来,尽管夏季用煤高峰期已经过去,但是由于今年环保力度持续趋严,供给受限,而且今年冬季屯煤期较以往来的更早,预计九十月份,煤炭价格下跌空间不大,现代煤化工系列产品成本端支撑仍存。
(二)能源“双控”政策持续加码,部分产品供应减少
能耗“双控”是影响三季度煤化工产品价格上涨的另一重要因素。为强化能源资源高效利用,实现碳排放达峰及碳中和,国家大力推动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的双重控制,坚决管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三季度,内蒙古政府下发“限电”文件,要求区内大型企业错峰用电,在晚间用电高峰期降低电力负荷,这对煤化工产业来说无疑不是一重大考验。部分产品因此产量降低,但产业链下游工厂对原材料需求不减,供需缺口扩大,产品价格逐步攀升。
三、产业未来发展
为防止煤价过快上涨,国家相关部门和煤炭主产区可谓举措不断。此前,陕西榆林召开煤企座谈会对煤炭销售价格政策进行提醒,严禁一切推动煤价过高上涨的行为。随后,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也联合采取多项措施,对煤炭的生产供应各个环节都做了统筹安排和一系列谋划,在持续淘汰落后低效煤炭产能的同时,有序释放煤炭先进产能,全力保障采暖季煤炭的安全稳定供应。
另一方面,全国煤炭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也表示,9月份至10月份后,随着南方天气转凉,空调制冷等用电下降,煤炭市场供需紧张局势将趋于缓解。与此同时,伴随着能源结构调整,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发电持续增长,煤炭后期价格不具备持续上涨的动力,力求重要的民生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合理的用能需求都能得到有效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9月在陕西榆林地区考察时表示,现阶段煤化工产品潜力巨大,大有前途。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要严格按照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对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立足国情、控制总量、兜住底线,有序减量替代,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各大煤化工企业要加强创新能力,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最紧迫的任务,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发展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