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季度,受国际通货膨胀传导影响,原材料价格高位上涨,国内农资生产企业的出厂价格逐步攀升,叠加广东省正值春耕生产旺季,农资市场需求转旺,拉动全省农资市场零售价格总体小幅上涨。其中,化肥零售价格逐月攀升,农药零售价格高于去年同期,农膜零售价格较去年四季度微幅波动。
一、一季度全省农资价格情况
(一)化肥零售价格逐月攀升,同比去年大幅上涨。一季度全省化肥零售价格持续上涨,一季度化肥零售均价为每公斤3.72元,环比(与2021年四季度比,下同)上涨4.05%,同比(与2021年一季度比,下同)上涨14.53%。其中,一、二、三月化肥零售均价分别比上月上涨1.77%、0.85%和1.87%。从具体品种看,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零售均价分别为每公斤2.76元、1.39元、4.53元和4.35元,环比分别上涨1.82%、2.73%、6.32%和4.26%,同比分别上涨25.58%、16.17%、17%、11.91%。
(二)各类农药品种价格均高于去年四季度和去年同期水平。一季度全省所监测的各类农药品种零售价格均有上涨,并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一季度全省农药零售均价环比上涨2.57%,同比上涨7.17%。其中,一、二、三月全省农药零售均价分别比上月上涨0.99%、0.7%、0.45%。从具体品种看,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螨剂和生长调节剂零售均价环比分别上涨2.16%、1.05%、6.34%、0.02%和2.08%,同比分别上涨6.88%、4.7%、14.54%、1.87%和3.98%。
(三)农膜价格相较去年四季度微幅波动,同比小幅上涨。一季度全省农膜零售均价为每公斤13.93元,环比微跌0.01%,同比上涨3.0%。其中,棚膜零售均价为每公斤14.79元,环比微跌0.02%,同比上涨6.7%;地膜零售均价为每公斤13.26元,环比和同比均持平。
二、原因分析及后期走势预测
上游原料价格上涨、农资总产量下降、市场需求转旺等因素是导致一季度全省农资零售价格小幅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受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和通货膨胀持续蔓延等因素刺激,一季度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并冲击历史高位,国内煤炭价格高位小幅反弹,农资企业原材料成本承压上行,推动化肥、农药出厂价格进一步上涨。二是市场总产量下降。今年2月份,受冬奥会赛事影响,周边部分农资生产企业春节过后仍未开工,上游原材料市场部分品种供应偏紧,农资总产量下降。三是市场需求转旺。一季度恰逢全省春耕时节,农历元宵佳节以后,全省由南至北陆续开始春耕,农资需求较为集中。
展望后市,预计二季度全省农资零售价格偏强运行。一方面,通货膨胀仍在蔓延,原料价格保持高位运行。当前通货膨胀呈全球蔓延态势,叠加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全球能源供应紧张局势短期内较难扭转,国际原油、天然气、煤炭等价格仍将持续高位震荡运行,国内原料价格总体仍保持高位,农资企业成本居高难下,因而农资出厂价预期维持在高位水平,即使后期价格稍有回落,但因终端市场具有滞后性特点,农资零售价格也将持续偏强运行。另一方面,市场需求总体向好,有利于支撑价格高位运行。二季度开始,尽管全省春耕用肥旺季陆续收尾,但后续农作物仍有阶段性用肥用药需求。同时,北方陆续进入春耕生产季节,农资市场需求量较大,短期内有利于支撑价格高位运行。综上,预计二季度全省农资零售价格偏强运行。